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改行  拼音:gǎi háng
改变原来的职业。《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咱们要改行也嫌迟了,这不是活活的要饿死吗?」
《漢語大詞典》:改行
(1).改变行为。左传·襄公五年:“ 楚 人讨贰而立 子囊 ,必改行,而疾讨 陈 。” 杜预 注:“改 子辛 所行。” 杨伯峻 注:“改变 子辛 之行为。”后汉书·刘虞传:“ 公孙瓚 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新唐书·陆贽传:“劳於服远,莫若脩近;多方以救失,莫若改行。”
(2).改嫁。行,出嫁。晋书·李胤传:“ 胤 既幼孤,母又改行,有识之后,降食哀戚,亦以丧礼自居。”
分類:改嫁出嫁
《国语辞典》:改行迁善(改行迁善)  拼音:gǎi xìng qiān shàn
更改过错,导正行为。参见「改过迁善」条。《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中。张巡传》:「巡下车,以法诛之,赦馀党,莫不改行迁善。」
《漢語大詞典》:改行为善(改行爲善)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遂下令曰:‘夫训导不纯,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为善,其道无由也。’”亦作“ 改行从善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
《漢語大詞典》:改行自新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汉书·东平思王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汉书·匡衡传》:“比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 宋 岳飞 《招安寇盗状》:“ 湖东路 见今盗贼啸聚,动以数万……其间若有能改行自新之人,未委合与不合招安?”
分類:重新做人
《國語辭典》:改玉改行  拼音:gǎi yù gǎi xíng
古时的君臣或贵族因身分地位不同,不但行走的步伐数与速度不同,所佩带的玉饰也有差别。《国语。周语中》:「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三国吴。韦昭。注:「君臣尊卑,迟速有节,言服其服,则行其礼。」也作「改步改玉」。
《國語辭典》:改步改玉  拼音:gǎi bù gǎi yù
玉,玉佩,所以节行步。古时君臣或贵族,因身分不同,步履佩玉也就有差别。改步改玉,谓死者身分已改变,葬礼也应有所改变。《左传。定公五年》:「六月,……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也作「改玉改行」。
分類:步武
《漢語大詞典》:改行从善(改行從善)
见“ 改行为善 ”。
《漢語大詞典》:改行为善(改行爲善)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遂下令曰:‘夫训导不纯,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为善,其道无由也。’”亦作“ 改行从善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
《分类字锦》:豪猾改行
唐书张巡传调真源令土多豪猾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邑中语曰南金口明府手巡下车以法诛之赦馀党莫不改行迁善
分类:县令
《國語辭典》:改业(改業)  拼音:gǎi yè
变更行业。如:「他改业从商,几年下来,家境大为改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
分類:改行
《國語辭典》:改行  拼音:gǎi háng
改变原来的职业。《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咱们要改行也嫌迟了,这不是活活的要饿死吗?」
《漢語大詞典》:改行
(1).改变行为。左传·襄公五年:“ 楚 人讨贰而立 子囊 ,必改行,而疾讨 陈 。” 杜预 注:“改 子辛 所行。” 杨伯峻 注:“改变 子辛 之行为。”后汉书·刘虞传:“ 公孙瓚 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新唐书·陆贽传:“劳於服远,莫若脩近;多方以救失,莫若改行。”
(2).改嫁。行,出嫁。晋书·李胤传:“ 胤 既幼孤,母又改行,有识之后,降食哀戚,亦以丧礼自居。”
分類:改嫁出嫁
《漢語大詞典》:变业(變業)
改行。《商君书·农战》:“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务变之谓变业。”
分類:改行
《國語辭典》:改辙(改轍)  拼音:gǎi chè
1.1.改变所走的路线。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且改辙易行,非良乐之御。」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2.变更方法、计画等。《隋书。卷六。礼仪志一》:「殷、周所以异轨,秦、汉于焉改辙。」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國語辭典》:布政使  拼音:bù zhèng shǐ
职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财政长官。属承宣布政使司,受辖于督抚,与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为「两司」。也作「藩台」、「藩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