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侧击(側擊)  拼音:cè jí
从侧面攻击。如:「拳赛时,他往往靠侧击对方而赢得分数。」《清史稿。卷三一六。列传。瑚尔起》:「瑚尔起等为伏东山,侧击,贼复大败,霍集占窜入巴达克山。」
分類:侧面攻击
《漢語大詞典》:谤讦(謗訐)
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并加以攻击。 元 杨弘道 《幽怀久不写一首效韩子此日足可惜赠彦深》诗:“辞直非谤訐,辞夸非颠狂。”
《國語辭典》:猛攻  拼音:měng gōng
猛烈攻击。如:「盟军猛攻敌人的弹药库,使敌方损失惨重。」
《漢語大詞典》:撕咬
用咬或撕的办法进行攻击。例如:当那几只狗去撕咬这只獾的时候,它们一股劲儿地狂吠。
扯咬,尤指喉部。例如:狼群撕咬绵羊。
分類:办法攻击
《漢語大詞典》:兵质(兵質)
军事攻击的目标。韩非子·存韩:“均如贵臣之计,则 秦 必为天下兵质矣。” 陈奇猷 集释引 顾广圻 曰:“质,如字,射的也。”
《漢語大詞典》:棓击(棓擊)
(1).用棍棒击打。明史·吴兑传:“市者或潜盗所鬻马, 兑 使人棓击之。”
(2).攻击,抨击。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壁中书有礼记兼经与记言之又有左传:“由此观之,壁中所得之数,以 刘歆 、 许慎 所説为正,至家语, 王肃 私定,借此作棓击 郑氏 张本,何足为凭?”
《國語辭典》:靶子  拼音:bǎ zi
射击的目标。如:「他一箭便射中靶子。」
《漢語大詞典》:攻理
攻击骚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城﹞东北面又有石室,可容数百人,每乱,民入屋避贼,无可攻理,因名 难留城 也。”
分類:攻击骚扰
《國語辭典》:攻歼(攻殲)  拼音:gōng jiān
攻击并消灭。如:「我英勇空军攻歼数架敌机,创下辉煌战绩。」
分類:攻击消灭
《漢語大詞典》:攻诘(攻詰)
攻击指责。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其党亦各树旗帜,以相攻詰。”
分類:攻击指责
《漢語大詞典》:攻脆
攻击敌方脆弱处。管子·霸言:“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膬。”
《漢語大詞典》:攻剥
攻击驳斥。剥,通“ 驳 ”。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请明公於墓表中书之,亦不遗其美,又不可太高,恐为人攻剥。”
分類:攻击驳斥
《國語辭典》:打击(打擊)  拼音:dǎ jí
1.敲打。如:「打击乐器」。
2.挫折。如:「这次的打击,对他的影响很大。」
3.棒球赛上指打击手以棒击球。如:「接下来,轮到强棒王贞治的打击。」
《漢語大詞典》:斗攻(鬥攻)
亦作“鬭攻”。 争斗攻击。亦指争斗攻击之状。 清 汪懋麟 《画松歌寄渊公》:“三枝两枝互纠结,高低横侧纷鬭攻。”
分類:争斗攻击
《國語辭典》:倒兵  拼音:dào bīng
1.掉转武器攻击己方。《史记。卷四。周本纪》:「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
2.掉转武器攻击对方。《红楼梦》第七八回:「然后大家见是不过几个女人,料不能济事,遂回戈倒兵,奋力一阵,把林四娘等一个不曾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