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攻击(攻擊)  拼音:gōng jí
1.以武力、语言或文字对人施加伤害。如:「他义正词严,以事实澄清了对手的攻击。」
2.主动进攻,袭击敌人。《三国演义》第一○八回:「今他筑起大堤,左右又筑两城,以防巢湖后面攻击,诸公须要仔细。」
《漢語大詞典》:通用两栖攻击舰
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实施登陆作战的军舰。配载登陆艇、两栖车辆、直升机等。兼有两栖攻击舰和运输舰的作战能力。
《国语辞典》:时间差攻击(时间差攻击)  拼音:shí jiān chā gōng jí
排球运动用语。排球比赛所采用的一种进攻战术。由一位球员假装快攻,引诱对方跳起拦网后,让另一位紧跟在后的球员,做实际上的攻击。亦可由同一球员分二步骤进行,先于起跳点蹲身稍作停顿,引诱对方跳起拦网后,再跃起攻击。
《国语辞典》:正面攻击(正面攻击)  拼音:zhèng miàn gōng jí
军事上指敌军正面进攻的作战方式。
《国语辞典》:攻击机(攻击机)  拼音:gōng jí jī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及战后使用的军用飞机。主要任务为对战场上的敌面部队,实施低空扫射以支援乙方地面部队。
《漢語大詞典》:攻击行为
心理生物学能力的一种形式,或者是先天性的,或者是由于受挫而引起的反应,或者因受挫而加强,表现为
公开的破坏、打架、加痛苦于人、性暴行或强行夺取
隐蔽的敌对态度、妄想占有或贪心
《高级汉语词典》:大肆攻击  拼音:dà sì gōng jī
用不实或过分之辞对人大加攻击
《高级汉语词典》:抵近攻击  拼音:dǐ jìn gōng jī
攻击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攻击者向前运动,以近战方法试图消除敌人抵抗并且控制该目标
《高级汉语词典》:群起攻击  拼音:qún qǐ gōng jī
很多人一起反对、指责
《漢語大詞典》:人身攻击(人身攻擊)
指对别人的名誉等进行诋毁攻击。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当一九二六年时, 陈源 即 西滢 教授,曾在 北京 公开对于我的人身攻击。” 鲁迅 《伪自由书·前记》:“这也不只因为历来特别的攻击我,甚而至于施行人身攻击的缘故,大半倒在他们的一副‘创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