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堡垒(堡壘)  拼音:bǎo lěi
1.在重要地点为军事防禦而设的坚固建筑物。唐。柳宗元 唐故安州刺史兼侍御史贬柳州司马孟公墓志铭:「伐赵之役,坚立堡垒,誓死麾下。」
2.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或思想顽固的人。如:「精神堡垒」、「那个封建堡垒,思想顽固,难予沟通。」
《漢語大詞典》:开折(開折)
攻破使损伤。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 滑州军 奋臂摽迴,开折天旅。”
分類:攻破损伤
《漢語大詞典》:烧牛(燒牛)
指火牛阵。 战国 后期, 燕 军攻破 齐国 。后 齐 将 田单 乘敌松懈,在千馀头牛角上缚兵刃,尾上缚苇灌油,夜间以火点燃,使牛猛冲 燕 军,并以五千勇士随后冲杀,结果大败 燕 军,收复失去的七十馀城。见史记·田单列传。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下江 餘城, 长林 故营。徒思拑马之秣,未见烧牛之兵。” 唐 周昙 《鲁仲连》诗:“昔迸烧牛发战机,夜奔惊火走 燕 师。” 唐 汪遵 《聊城》诗:“ 田单 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 鲁仲连 。”
《漢語大詞典》:危拔
将被攻破。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士奋而先,贪虏获也。今城危拔,不可许降以孤士心。”旧唐书作“垂拔”。
分類:攻破
《漢語大詞典》:进克(進剋)
亦作“ 进剋 ”。 犹攻破。晋书·陶侃传:“进克 长沙 ,获其将 毛宝 , 高宝 、 梁堪 而还。”宋书·檀道济传:“进剋 许昌 ,获伪 寧朔 将军、 潁川 太守 姚坦 ,及大将 杨业 。” 清 薛福成 《书桐城程忠烈公遗事》:“公领偏师,进克旁县十数。”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唐 军和 回纥 军进克 东京 , 回纥 纵兵大掠。”
分類:攻破
《漢語大詞典》:斩关夺隘(斬關奪隘)
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刘伯承 《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许光达 等《湘鄂西和湘鄂川黔的武装斗争》:“﹝红三军﹞一路上克服了……严重困难,跋山涉水、斩关夺隘,粉碎了敌人的前堵后追,消灭许多敌人。”
《漢語大詞典》:讨破(討破)
攻破,击败。后汉书·章帝纪:“ 荆 豫 诸郡兵讨破 武陵 、 漊中 叛 蛮 。”晋书·刘牢之传:“ 恭 使 牢之 讨破 王廞 ,以 牢之 领 晋陵 太守。”魏书·太祖纪:“夏四月,前 清河 太守 傅世 聚党千餘家,自号抚军将军。五月癸亥,征虏将军 庾岳 讨破之。”
分類:攻破击败
《国语辞典》:陷坚破阵(陷坚破阵)  拼音:xiàn jiān pò zhèn
攻破敌人坚固的城郭,击溃敌方集结的部队。《宋书。卷四九。蒯恩传》:「恩自从征讨,每有危急,辄率先诸将,常陷坚破阵,不避艰崄。」
《国语辞典》:易守难攻(易守难攻)  拼音:yì shǒu nán gōng
易于防守且难以被攻破。如:「此地形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國語辭典》:冲锋陷阵(衝鋒陷陣)  拼音: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深入敌方阵地向敌人攻击。形容作战英勇。《周书。卷一五。李弼传》:「冲锋陷阵,隐身鞍甲之中。敌人见之,皆曰:『避此小儿。』」《明史。卷二六一。卢象升传》:「象升自将马步军列营都城之外,冲锋陷阵,军律甚整。」也作「冲坚陷阵」。
《漢語大詞典》:破坚摧刚(破堅摧剛)
谓攻破摧毁强敌。 汉 张衡 《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排揵陷扃,蹵蹈 咸阳 。”
《漢語大詞典》:破军杀将(破軍殺將)
(1).军被破,将被杀。谓全军覆没。六韬·论将:“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踰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
(2).攻破敌军,杀死敌将。战国策·秦策三:“昔者, 齐 人伐 楚 ,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 齐 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國語辭典》:石城汤池(石城湯池)  拼音:shí chéng tāng chí
比喻防守坚固、不易被攻破的城池。《三国志。卷二五。魏书。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
《國語辭典》:金城汤池(金城湯池)  拼音:jīn chéng tāng chí
金城,金属造的城。汤池,如滚水的护城河。金城汤池形容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语出《汉书。卷四五。蒯通传》:「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后比喻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北史。卷八二。儒林传下。辛彦之传》:「帝尝令彦之与沉重论议,重不能抗,避席而谢曰:『辛君所谓金城汤池。』」也作「固若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