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脱貂
晋书·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復为所司弹劾。”后因以“脱貂”形容放任不羁。 唐 王维 《过崔驸马山池》诗:“脱貂貰桂酌,射雁与山厨。”
《漢語大詞典》:泠汰
(1).听从放任。庄子·天下:“是故 慎到 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於物以为道理。” 郭象 注:“泠汰,犹听放也。” 锺泰 发微:“听者听从之。放者放任之。”
(2).沙汰,淘汰。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为治固当循绳墨,无所用贤。且有劳者得超除,溺职者受罢黜,材者固无患其沉滞,虽下资亦自见泠汰矣。”
《漢語大詞典》:逞笔(逞筆)
放任笔墨;毫无拘束地写作。 清 周亮工 读画录·姜周臣:“醉后逞笔,尤英英自异也。”《孽海花》第二一回:“但在下这部《孽海花》,却不同别的小説,空中楼阁,可以随意起灭,逞笔翻腾。”
《國語辭典》:黑路  拼音:hēi lù
1.夜间黑暗没有照明的路。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七出:「两处红丝千里系,一条黑路六人忙。」也作「黑道」。
2.清代称有做官资格,而未正式派任,等待候补的这段时间,称为「黑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在黑路里的各候补人员,便再多参几个也不中用。」
《漢語大詞典》:优纵(優縱)
宽容放任。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将相大臣皆 知祥 故人, 知祥 宽厚,多优纵之。及其事 昶 ,益骄蹇,多踰法度。”
《漢語大詞典》:俨束(儼束)
庄重而不放任。 南朝 梁简文帝 《书案铭》:“敬客礼贤,恭思儼束。披古通今,察姦理俗。”
分類:庄重放任
《漢語大詞典》:沈放
消沉放任。宋书·王僧达传:“但偷荣託幸,忽移此岁,自见妨长,转不可寧,宜其沉放,志事俱尽。”
分類:消沉放任
《国语辞典》:甩手掌匮(甩手掌匮)  拼音:shuǎi shǒu zhǎng guì
大陆地区指对部属采取放任态度的上级干部或部门。
《国语辞典》:纵放心猿(纵放心猿)  拼音:zòng fàng xīn yuán
行为放任,心神飘荡不定。《西游记》第二八回:「唐僧听信狡性,纵放心猿。」
《国语辞典》:脱缰马(脱缰马)  拼音:tuō jiāng mǎ
脱离缰绳控制的马。今用来比喻人摆脱束缚或放任不拘。如:「考试完后,他像个脱缰马似的到处閒逛。」
《國語辭典》:放荡不羁(放蕩不羈)  拼音:fàng dàng bù jī
行动随便,不受约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放荡不羁。」《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绅筱庵既说明尸谏,他的为人,平时虽放荡不羁,然而看他前天那副忠义样子,决计不是说著玩玩的。」也作「放浪不羁」。
《國語辭典》:骜放(驁放)  拼音:áo fàng
任性傲物。《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白传》:「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脩。」
分類:傲慢放任
《漢語大詞典》:适情率意(適情率意)
犹言放任情意。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适情率意,旁若无人。”
《漢語大詞典》:矜率
高傲放任。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杜审言 华藻整栗,小让 沉 宋 ,而气度高逸,神情圆畅,自是中兴之祖,宜其矜率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