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出头地
 
放一头
 
放他出一头
 
放出一头
 
放出头
 
放子出一头
 
老子让一头

相关人物
苏轼


《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四~08~
欧阳公谓曾子固云:「王介甫之文,更令开廓,勿造语,及模拟前人。」又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谓梅圣俞云:「读苏轼之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又曰:「轼所言乐,乃脩所得深者尔,不意后生达斯理也。」欧阳公初接二公之意已不同矣。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列传〉~080~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脩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脩,脩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简释

出头地:指学问或地位比别人高,清卓孝复《寄郑苏龛同年》:“曾让大名出头地,独留元气护高楼。”


例句

曾让大名出头地,独留元气护高楼。 卓孝复 寄郑苏龛同年

《漢語大詞典》:放出
(1).释放。《汉书·贡禹传》:“放出园陵之女,罢倡乐,絶 郑 声。”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2).发放或借出。 浩然 《艳阳天》第十章:“放出一千三百多斤小米,绕来绕去,利没得到一点儿,全部都卖了馀粮。”
《国语辞典》:放出手眼  拼音:fàng chū shǒu yǎn
使出手段。《红楼梦》第六五回:「那尤三姐,放出手眼来,略试了一试,他弟兄两个竟全然无一点别识别见。」
分类:出手
《分类字锦》:放出江湖
苏辙 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诗 凿成户牖功无几,放出江湖眼一开。
分类:亭榭
《國語辭典》:释放(釋放)  拼音:shì fàng
1.免除拘提、逮捕、羁押之拘束,而恢复其自由。《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蒙至,诛其首恶,馀皆释放,复为平民。」《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次日,到府尹面前替他辩明白了这些冤枉的事,将那监生释放。」
2.发出。如:「释放能量」。
《國語辭典》:纵出(縱出)  拼音:zòng chū
1.违法而出人于罪。《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
2.随意放出。《元史。卷九。世祖本纪六》:「戊戌,申禁羊马群之在北者,八月内毋纵出北口诸隘践食京畿之禾,犯者没其畜。」
《國語辭典》:施放  拼音:shī fàng
放出,发射出。如:「施放烟火」。
《國語辭典》:发明(發明)  拼音:fā míng
1.用自己的精神识力创作前所未有的事物。《西游记》第一回:「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2.创造性的阐发前人不知的义理。《老残游记》第九回:「但是宋儒错会圣人意旨的地方,也是有的,然其发明正教的功德,亦不可及。」
3.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如:「他这项发明,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國語辭典》:温泉(溫泉)  拼音:wēn quán
是一种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水温较环境年平均温高摄氏5度以上。一般而言,地表涌出的泉水温度高于当地的地下水温者,即可称为「温泉」。
《國語辭典》:阴极(陰極)  拼音:yīn jí
1.真空管中射出电子的电极。
2.乾电池或蓄电池的负极,即放出电子的电极。
3.带负电的电极。
《國語辭典》:发出(發出)  拼音:fā chū
传出、送出或表达出来。如:「发出声音」、「发出函件」、「发出款项」。
《漢語大詞典》:简出(簡出)
(1).谓经过甄别而放出宫禁。后汉书·郎顗传:“宜简出宫女,资其姻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人臣渔色无等:“ 寧阳侯 陈辅 ,幼聘駙马 杨伟 女,待年未娶,因闻 淶水县 郝荣 有女殊色,曾入内廷,简出, 辅 匿 杨氏 ,婚娶之。”
(2).少出。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諫官 韩絳 因对而言曰:‘天下柄不下移,事当简出睿断。’”
(3).检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个秀才问 汤兴哥 取了行囊,简出贡生赴京文书放在身边了。”
《漢語大詞典》:发藻(發藻)
(1).显示文采。 汉 班固 《答宾戏》:“近者 陆子 优游,《新语》以兴; 董生 下帷,发藻儒林。”《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少知名”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恪 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 南朝 宋 鲍照 《与荀中书别》诗:“敷文勉征念,发藻慰愁容。”《隋书·音乐志下》:“升歌发藻,景福来从。”
(2).放出光彩。《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大人贞观,探心昭忒。” 刘良 注:“日发光藻而照之。” 唐 李峤 《宣州大云寺碑》:“ 大江 播气,长离发藻。”隶释·汉荆州刺史度尚碑:“文武是该,有忠有贞,粤初发藻,在彼上虞。”
(3).犹萌芽。 晋 陆机 《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沾润既已渥,结根奥且坚。”
《漢語大詞典》:发彩(發彩)
亦作“ 发采 ”。
(1).放出光彩。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如彼 隋 和 ,发彩流润。” 南朝 齐 谢朓 《杜若赋》:“夕舒荣於溽露,旦发彩於春风。”南史·齐纪上·高帝:“ 有虞 揖让,卿云发采。”
(2).指开花。 晋 张载 《安石榴赋》:“仰青春以启萌,晞朱夏以发采。”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十七:“故良珠夜光,不假燄於明烛;秋华发彩,不争荣於春风。”
《國語辭典》:放鹰(放鷹)  拼音:fàng yīng
1.饲放猎鹰。《魏书。卷九八。岛夷萧道成传》:「掷涂赌跳,放鹰走狗诸杂狡狯,日日辄往,以此为常。」
2.嗾使女子诱合他人以谋财。
《漢語大詞典》:出一头(出一頭)
见“ 出一头地 ”。
《漢語大詞典》:出一头地(出一頭地)
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读 軾 ( 苏軾 )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七:“道德识见以至於文章语言,须向古人中出一头地,方始立得脚住。”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钱文敏 尚书虽师之而好为 黄子久 一派,其气象雄迈,固自另出一头地。”亦省作“ 出一头 ”。 宋 苏轼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尚欲放子出一头,酒醒梦断四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