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放火  拼音:fàng huǒ
1.引火焚烧。《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乱兵入殿,掠宫人什物,傕又徙御府金帛乘舆器服,而放火烧宫殿官府居人悉尽。」《西游记》第一六回:「只见那众僧们搬柴运草,已围住禅堂放火哩。」
2.放灯。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國語辭典》:放灯(放燈)  拼音:fàng dēng
元宵时张灯的习俗。宋。辛弃疾 定风波。少日犹堪话别离词:「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水浒传》第三三回:「且说这清风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准备庆赏元宵。」
《國語辭典》: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拼音: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宋朝田登为州官时,为避其名讳,而命全州百姓称灯为火,违者要受鞭笞。元宵节放灯,则贴出布告说:「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典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后比喻在上者可为非作歹,在下者却受到种种的限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这个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向来如此的。你看太亲翁那么一把年纪,有了五个姨娘还不够,前一回还讨个六姨。姊夫要讨一个,就是那许多说话。」
《国语辞典》:杀人放火(杀人放火)  拼音:shā rén fàng huǒ
无法无天,凶狠残暴的恶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为那色事上专要性命相搏,杀人放火的事来了。」《说岳全传》第五五回:「他是杀人放火为生的主儿,适杨元帅收伏在麾下。」
《国语辞典》:一头放火,一头放水(一头放火,一头放水)  拼音:yī tóu fàng huǒ,yī tóu fàng shuǐ
一边挑拨是非,另一边又劝和。《金瓶梅》第九○回:「当初只因潘家那淫妇,一头放火,一头放水,架的舌,把个好媳妇儿,生逼临的吊死了。」
分类:挑拨是非
《国语辞典》:州官放火  拼音:zhōu guān fàng huǒ
讥讽在上位者倚势妄为,而禁阻在下者的基本权利。或比喻人只任自己胡作非为,而不允许别人行使正当的自由。参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条。如:「他这种州官放火的行为,令人敢怒不敢言。」
《漢語大詞典》:放火烧山(放火燒山)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康濯 《东方红》:“老婆子抬抬眼儿说:‘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 齐占杰 ,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说社长打了我 未老汉 ,说我 未老汉 去外村传授技术,都没人给记工分。’”
《漢語大詞典》:放火烧身(放火燒身)
比喻发动群众揭露自己的缺点错误。 毛泽东 《做革命的促进派》:“ 北京 三十四个高等学校,一个都放不开,没有一个爽爽快快放开的。因为这是放火烧身的问题呀!”
《漢語大詞典》:放火罪
在我国,指故意放火焚烧工厂、矿场、油田、港口、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公共建筑物或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漢語大詞典》: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風高放火,月黑殺人)
旧时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羣盗从之如流,啸聚至十餘万,无非是:风高放火,月黑杀人。无粮同饿,得肉均分。”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写着道是风高放火,月黑杀人,图财致命,你死我活。” 明 朱有燉 《仗义疏财》:“俺山中快乐,风高放火,月黑杀人,千自由,百自在。”《说唐》第十二回:“这 齐国远 自幼落草,只晓得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那里晓得圆情的事?”
《國語辭典》:纵火(縱火)  拼音:zòng huǒ
放火。《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三国演义》第一回:「二更以后,一齐纵火,嵩与俊各引兵攻击贼寨。」
分類:纵火放火
《國語辭典》:起火  拼音:qǐ huǒ
1.点燃、生火。宋。陆游 农家诗:「大布缝袍稳,乾薪起火红。」《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2.发生火灾。《晋书。卷三四。列传。杜预》:「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老残游记》第一五回:「一言未了,只听得必必剥剥的声音,外边人声嘈杂,大声喊叫,说:『起火!起火!』」
3.冲天炮。《金瓶梅》第四二回:「乃是一枝起火,起去萃山律一道寒光,直钻透斗牛边。」
4.发怒、动气。如:「你先别起火,听我慢慢说!」《红楼梦》第六一回:「莲花儿赌气回来,便添了一篇话,告诉了司棋。司棋听了,不免心头起火。」
《漢語大詞典》:炉亭(爐亭)
专供岁末或冬季安放火炉的亭子。 宋 岳珂 桯史·太学祭斋碑:“国学以古者五祀之义,凡列斋扁榜,至除夕,必相率祭之,遂以为炉亭守岁之酌。”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 沙随先生 云:‘往年在太学炉亭中,以此语同舍。’” 宋 叶适 《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诗:“炉亭雪深叫孤鸿,传书为愬 明光宫 。”
《漢語大詞典》:春畬
春季放火烧荒,整地备种。 唐 白居易 《送客南迁》诗:“春畬烟勃勃,秋瘴雾冥冥。”
《漢語大詞典》:点着
放火点:点…例如:擦根火柴点着灯。
点燃。例如:点着一支烟。
点燃。例如:灯芯干了,火花点不着。
《漢語大詞典》:燎野
(1).放火烧田。北史·齐纪中·宣帝:“詔燎野限以仲冬,不得他时行火,损昆虫草木。”
(2).火烧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