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送饭的(送飯的)
放风筝的一种附加物。风筝升空后,将附加物挂在线上,随风鼓起,沿线而上。有的附有爆竹,有的附有彩饰。红楼梦第七十回:“一时丫鬟们又拿了许多各式各样送饭的来,顽了一回。”
《国语辞典》:放慢线儿(放慢线儿)  拼音:fàng màn xiàn ér
比喻像放风筝时慢慢放线般逍遥自在,一点都不紧张的样子。《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如今知他在里头不在里头?还亏你放慢线儿讲话。」
《国语辞典》:放断鹞(放断鹞)  拼音:fàng duàn yào
因清明过后,风向不稳,不宜再放风筝,所以清明这天玩风筝,是一年里最后一次,故称为「放断鹞」。
《国语辞典》:捯线(捯线)  拼音:dáo xiàn
指放风筝时收线的动作。如:「放风筝时,随著风速,时而捯线,时而放线。」
《国语辞典》:剪子股  拼音:jiǎn zi gǔ
放风筝时,在竹竿上斜裍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以便挑线,称为「剪子股」。《红楼梦》第七○回:「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著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裍剪子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