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0
词典
2
分类词汇
108
共108,分8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正令
政条
政号
治令
治号
周网
百里之命
县令
法令
善政
论道
期会
台省
时政
玉牒
《漢語大詞典》:
正令
(1).即使;纵使。 宋
陆游
《示子遹》
诗:“ 元 白 纔倚门, 温 李 真市鄶,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
(2).正常的时令。
《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五运气令微甚歌》
“重感於邪証不轻”注:“运,五运也,主四时,在天则有寒热温凉之正令,在地则有生长收藏之正化。”
(3).政令。政府公布的法令。
《
荀子·非相
》
:“故仁言大矣,起於上,所以道於下,正令是也。” 王先谦 集解“正,或为政。”
分類:
即使
正常
政令
使
时令
政府
纵使
府公
公布
法令
《漢語大詞典》:
政条(政條)
犹政令。
《
元史·杨惟中传
》
:“﹝ 杨惟中 ﹞年二十,奉命使西域三十餘国,宣畅国威,敷布政条。” 明
高启
《送董湖州》
诗:“政条民乍识,赋籍吏初呈。”
分類:
政令
《漢語大詞典》:
政号(政號)
犹政令。
《
后汉书·袁安传
》
:“政号严明,然未曾以臧罪鞠人。”
《
后汉书·韩棱传
》
:“ 棱 发擿姦盗,郡中震慄,政号严平。”
《
旧唐书·信安王袆传
》
:“政号清严,人吏畏而服之。”
分類:
政令
《漢語大詞典》:
治令
犹政令。
《
周礼·春官·御史
》
:“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治令。” 郑玄 注:“王所以治之令。”
分類:
政令
《漢語大詞典》:
治号(治號)
犹政令。
《
新唐书·魏元忠传
》
:“﹝ 魏元忠 ﹞迁左肃政臺御史大夫,兼检校 洛州 长史,治号威明。”
分類:
政令
《漢語大詞典》:
周网(周網)
指 周 代的政令。网,比喻法纪。
《文选·扬雄〈解嘲〉》
:“往昔 周 网解结,羣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 吕向 注:“网,谓政教也。”
分類:
政令
法纪
《漢語大詞典》:
百里之命
指国君的政令。百里,指诸侯国。
《论语·泰伯》
:“ 曾子 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五年
》
:“平敌将军 庞萌 ,为人逊顺,帝信爱之。常称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 庞萌 是也。’”
分類:
国君
政令
诸侯
侯国
《國語辭典》:
县令(縣令)
拼音:
xiàn lìng
职官名。古代负责管理一县的长官。历代的名称略有不同,周代称为「县正」,春秋时称为「县宰」,秦汉时,县万户以称为「县令」,不及万户者称为「县长」,明清置「知县」,民初称为「县知事」,今则称为「县长」。
分類:
县令
一县
高名
县之
令闻
行政
政长
长官
县正
政令
《國語辭典》:
法令
拼音:
fǎ lìng
凡法律命令,总称法令。《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本县法令严明,地方清肃。
分類:
即时
法律
法令
时令
政令
相术
术家
季节
节制
鼻翼
口角
两条
《國語辭典》:
善政
拼音:
shàn zhèng
良善的政策法令。《孟子。公孙丑》:「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老残游记》第六回:「请教,已过的善政可有出类拔萃的事迹呢?」
分類:
善政
清明
妥善
良好
政治
法则
政绩
管理
政令
《國語辭典》:
论道(論道)
拼音:
lùn dào
辩析思考精奥的道理。《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吾观陛下: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邦。何不让有才德者主之?」
分類:
论道
议论
谋虑
治国
阐明
明道
道理
政令
《國語辭典》:
期会(期會)
拼音:
qí huì
1.约期聚集。《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后汉书。卷六四。赵岐传》:「绍等各引兵去,皆与岐期会洛阳,奉迎军驾。」
2.机会。《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序》:「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南朝梁。
沈约
〈
答陶隐居难均圣论
〉:「众生缘果所遭,各有期会。」
分類:
机缘
约期
期限
规定
聚集
时间
机会
限内
实施
施政
政令
朝廷
官府
财物
出入
《國語辭典》:
台省(臺省)
拼音:
tái shěng
1.汉时尚书的称呼。
2.唐时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的总称。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
3.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前的缩称。参见「台湾省」条。
分類:
台省
尚书
书台
御史台
中书省
发布
布政
政令
帝王
《國語辭典》:
时政(時政)
拼音:
shí zhèng
1.因时施政的原则。《左传。文公六年》:「不告闰朔,弃时政也。」
2.当时的政令。《后汉书。卷四七。班超等传。论曰》:「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
分類:
时政
当时
时令
政治
岁时
措施
时节
节令
农事
政令
《國語辭典》:
玉牒
拼音:
yù dié
1.古代帝王举行封禅礼时用来告祭上天的文字。《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封禅》:「固知玉牒金镂,专在帝皇也。」
2.皇族的谱系。《儒林外史》第八回:「听见左右的人说,宁王在玉牒中是第八个王子。」
3.泛称国史、典册。《文选。张协。七命》:「生必耀华名于玉牒,没则勒洪伐于金册。」
分類:
玉牒
神仙
记载
佛道
帝王
典册
名籍
王封
封禅
谱系
史籍
历数
郊祀
政令
玉简
文书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