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怀本(懷本)
思恋故土。宋书·志序:“自戎狄内侮, 有晋 东迁,中土遗氓,播迁 江 外……人佇鸿雁之歌,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復旧井。”
分類:思恋故土
《漢語大詞典》:思土
思念故土。后汉书·班超传:“ 超 自以久在絶域,年老思土。”后汉书·西域传·安息:“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
分類:思念故土
《漢語大詞典》:坟井(墳井)
谓家乡,故土。 唐 沈亚之 《省试策三道·第三问》:“失其产者,吏督其不奉而赋岁以重,是以割姻爱弃坟井,亡之他郡而不顾,亡者之赋又均焉。”
分類:家乡故土
《国语辞典》:代马依北风(代马依北风)  拼音:dài mǎ yī bò fēng
比喻不忘故土,怀恋家乡。汉。桓宽《盐铁论。未通》:「故『代马依北风,飞鸟翔故巢』,莫不哀其生。」
《国语辞典》:锡安主义(锡安主义)  拼音:xí ān zhǔ yì
锡安,指耶路撒冷或犹太人的故土。锡安主义为起源于十九世纪后期的犹太人复国运动,目的在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重建家园。西元一九四八年,由于锡安主义者的努力,犹太人终于在联合国的同意下,如愿以偿的建立以色列国。时至今日,锡安主义仍以各种方式继续发挥其影响力,更是犹太人对以色列强烈向心力的来源。
《國語辭典》:光复旧物(光復舊物)  拼音:guāng fù jiù wù
收复失土或恢复国家固有的典章制度。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自治第四〉:「故臣愿陛下姑以光复旧物而自期,不以六朝之势而自卑。」也作「光复旧京」。
《漢語大詞典》:安土重旧(安土重舊)
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后汉书·南蛮传:“﹝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蛮夷者,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
《漢語大詞典》:代马望北(代馬望北)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且夫士重迁,恋慕坟墓,贤不肖之所同也。民之於徙,甚於伏法。伏法不过家一人死尔;诸亡失财货,夺土远移,不习风俗,不便水土,类多灭门,少能还者。代马望北,狐死首丘,边民谨顿,尤恶内留。” 汪继培 笺:“后汉书·班超传云:‘狐死首丘,代马依风。’文选·古诗十九首 李善 注引《韩诗外传》云:‘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
《漢語大詞典》:代马依风(代馬依風)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后汉书·班超传:“ 超 自以久在絶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闻 太公 封 齐 ,五世葬 周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夫 周 齐 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於远处絶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 李贤 注:“《韩诗外传》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扬故巢’也。”
《漢語大詞典》:抛乡离井(抛鄉離井)
离开家乡故土。 靳以 《去路》二:“我这么大年纪,我可不愿意抛乡离井地走那么远。” 刘白羽 《新社会的光芒》:“那时在烧杀抢掠的恐怖下,无数群众抛乡离井,逃向解放区。”
《漢語大詞典》: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平妖传》第八回:“常言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小厮怕养不大。若还长大了,少不得寻根问蒂,怕不认我做外公么。”《说岳全传》第四六回:“古人有言:‘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卿家若然思念家乡,某家差人送你回国。”
《國語辭典》:认祖归宗(認祖歸宗)  拼音:rèn zǔ guī zōng
被人收养或非婚生的子孙回复原来姓氏,并祭祀具有血缘关系的祖先。如:「经过多年的辛苦访寻,他终于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得以认祖归宗。」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我只为认祖归宗,迟眠早起,登山涉水,甫能勾到庭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