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专政(專政)  拼音:zhuān zhèng
1.独揽政权。《汉书。卷八一。张禹传》:「吏民多上书言灾异之应,讥切王氏专政所致。」
2.国家元首有无限权力,可独断独行的政治型态。
《國語辭典》:交绥(交綏)  拼音:jiāo suī
1.交战时,双方尚未短兵相接,即争相撤退。《左传。文公十二年》:「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
2.两军交战。隋。卢思道 为北齐檄陈文:「吕梁之役,贯盈恶稔,曾未交绥,云卷雾彻。」
《漢語大詞典》:水阵(水陣)
亦作“ 水陈 ”。
(1).用于水上作战的战斗队形。《孙膑兵法·十阵》:“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水阵者,所以倀固也。”
(2).指象征五行之一的水的阵势。古代术士常以五行之说分析敌对双方的阵势,借以推断胜负。北史·艺术传上·许遵:“ 遵 谓 李业兴 曰:‘贼为水陈,我为火陈,水胜火,我必败。’”
《漢語大詞典》:凶族
原指与 尧 舜 部族敌对的四个部落。后亦泛称敌对的民族或恶人。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 、 穷奇 、 檮杌 、 饕餮 ,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汉 徐干 中论·智行:“若非 尧 ,则裔土多凶族,兆民长愁苦矣。”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在 周 之衰,难兴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据其天邑。”北齐书·幼主纪论:“ 武平 在御,弥见沦胥,罕接朝士,不亲政事,一日万机,委诸凶族。”
《國語辭典》:会战(會戰)  拼音:huì zhàn
敌对双方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进行决战。《战国策。韩策一》:「山东之卒被甲冒冑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三国演义》第四二回:「近闻皇叔与曹操会战,必知彼虚实:敢问操军约有几何?」
《國語辭典》:空战(空戰)  拼音:kōng zhàn
敌对两方的战机在空中所进行的战斗。
《國語辭典》:敌方(敵方)  拼音:dí fāng
敌人,敌对的彼方。如:「敌方因为弹尽援绝,终于为我方所击败。」
《漢語大詞典》:无仇(無仇)
没有仇恨、敌对。《淮南子·道应训》:“昔 武王 伐 紂 ,破之 牧野 ……去舍露宿,以示平易;解剑带笏,以示无仇。”
(1).无与伦比;无可匹敌。 汉 王粲 《闲邪赋》:“夫何英嫒之丽女,貌洵美而艳逸;横四海而无仇,超遐世而秀出。”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实东南之大府,号天下之无仇。”
(2).没有匹偶。 宋 范成大 《惜交赋》:“余既有此淑质兮,昔幽处而无仇。悵佳人之眇覿兮,走六漠而周求。”
《漢語大詞典》:敌战(敵戰)
敌对战斗;正面作战。国语·越语上:“夫 吴 之与 越 也,仇讎敌战之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 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國語辭典》:对头(對頭)  拼音:duì tóu
1.对象、配偶。《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若不寻个名目相称的对头,枉居朝中大臣之位。」《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儿,爹娘为将你许错了对头,一向愁烦。」
2.正确无误。如:「这事只要方法对头,很快就可以完成。」
3.合得来。如:「他们俩从小就对头,到现在还是整天黏在一起。」
《國語辭典》:对头(對頭)  拼音:duì tou
仇敌、仇人。《水浒传》第八回:「你二位也知林冲和太尉是对头。今奉著太尉钧旨,教将这十两金子送与二位。」《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河北袁绍,正是丞相对头,将军此去必有丞相文凭。」
《國語辭典》:内奸(內奸)  拼音:nèi jiān
潜伏在团体、组织中,从事破坏、分化的敌对分子。也称为「内奸」。
《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àn
1.泛指国际间除武力冲突外的其他一切紧张、对峙的状态。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的崩溃、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产势力的扩张,乃形成美国领导的民主阵营与苏俄领导的共产集团非战非和的微妙关系。双方在意识型态、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均有冲突,只是没发动全面性的战争,称为「冷战」。
2.比喻人与人间,除肢体、语言的冲突外,任何紧张、对峙的状态。如:「他夫妻俩已冷战了个把月,至今仍无丝毫转圜的馀地。」
《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an
1.指国际间运用政治、经济、心理手段,取代武器的战争。为英语coldwar的意译。今也指人际间以冷默态度取代激烈争论的方式。如:「夫妻间一有争议就吵架或冷战,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2.因寒冷、惊吓或紧张而发抖。如:「寒风袭来,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酒意全消了。」《歧路灯》第四五回:「这『拐带人命』四字,把王中吓了一个冷战。欲待上前去问,却又苦于无因。只得倾耳细听。」《侠义传》第八二回:「包公冷笑道:『……你可晓得本阁的规矩么?』艾虎听了,暗暗打个冷战,道:『小人不知甚么规矩。』」也作「寒噤」。
《漢語大詞典》:敌应(敵應)
犹言相敌对,相排斥。易·艮:“上下敌应,不相与也。”
分類:敌对排斥
《國語辭典》:诅祝(詛祝)  拼音:zǔ zhù
1.求告神明,请降祸予心中仇恨的人。《书经。无逸》:「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2.职官名。属周礼春官。掌理盟诅的祝号。
《國語辭典》:战线(戰線)  拼音:zhàn xiàn
1.两军交战的接触地带。
2.比喻政治上某一阶级或一定群众的联合。如:「他们组成联合战线以抵制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