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2,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应口
敏茂
朴钝
巧捷
给口
周敏
矫捷
急手
辩智
智敏
迟重
机敏
便巧
捷捷
便给
《國語辭典》:应口(應口)  拼音:yìng kǒu
1.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说来的话儿不应口,无语低头,书在手,泪凝眸。」
2.顶嘴、辩驳。《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四出》:「(末)两个不须动手,(生)各请住,休得要应口。」《水浒传》第三回:「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
3.适合口味。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敢酒食肴馔不应口么?」
《漢語大詞典》:敏茂
谓敏捷多才。 宋 曾巩 《御史知杂制》:“某敏茂直清,通于学问,輟自右史,往践厥司。”
分類:敏捷多才
《國語辭典》:朴钝(樸鈍)  拼音:pú dùn
1.指刀、剑等器具不锐利。如:「这把刀有点朴钝,需要磨一磨了。」
2.朴实不敏。《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法正传。庞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漢語大詞典》:巧捷
(1).灵巧敏捷。《淮南子·俶真训》:“置猨槛中,则与豚同,非不巧捷也,无所肆其能也。”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2).灵巧方便。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太平兴国 中, 蜀 人 张思训 ,製上浑仪,其製与旧仪不同,最为巧捷。”
《漢語大詞典》:给口(給口)
口才敏捷。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古文本辞繁,辩始给口。” 刘昞 注:“幼给口者,长必辩论也。”
《漢語大詞典》:周敏
(1).谓文词博赡,才思敏捷。 唐 元稹 《李珝监察御史制》:“以尔 珝 文学周敏,操行端方,执丧有闻,俯以就制。”
(2).通达聪明。 唐 令狐楚 《为郑儋谢河东节度表》:“监使 李辅光 器能周敏,智识通明。”
(3).周密敏捷。 宋 苏轼 《乞擢用程遵彦状》:“﹝ 遵彦 ﹞吏事周敏,学问该洽,文词典丽,三者皆有可观。”
《國語辭典》:矫捷(矯捷)  拼音:jiǎo jié
灵巧快捷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摩勒用形,但能涉历险阻,试他矫捷手段。」《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庆忌骨腾肉飞,走踰奔马,矫捷如神,万夫莫当,子恐非其敌也。」
《國語辭典》:急手  拼音:jí shǒu
快速。《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李陵变文》:「急手出火,烧却前头草。」
《漢語大詞典》:辩智(辯智)
(1).口才敏捷,能说会道。韩非子·五蠹:“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汉 东方朔 《答客难》:“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2).指敏捷的口才。隋书·赵芬传:“ 芬 少有辩智,颇涉经史。”
(3).聪明才智。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曲语牟知,伪诈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辩智之士。”
《漢語大詞典》:智敏
才智敏捷。 明 张三光 《蒋石原先生传》:“ 临桂 闕令,檄先生佩两符,十六在省,十四在邑,神閒智敏,分身应之,沛若有餘也。”
《漢語大詞典》:迟重(遲重)
(1).谨慎稳重,不浮躁。 汉 陆贾 新语·辅政:“躁疾者为厥速,迟重者为常存。”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崔遵:“与人交有终始,迟重少语,未尝及人短长。” 端木蕻良 《浑河的急流》:“他看着 李较 的迟重的态度,就断定他们的都齐全了。”
(2).迟钝,不敏捷。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绍 迟重少决,失在后机。”隋书·地理志中:“人性多敦厚,务在农桑,好尚儒学而伤於迟重。” 老舍 《且说屋里》:“可是报纸上只登出个迟重肥胖的人来,似乎是美中不足。”
(3).笨重,缓慢而吃力。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战车》:“及兵部造试,所费不貲而迟重难行,卒归於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夜恒见一人行步迟重,徐徐向西北去。”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窗纸边的苍蝇拖着迟重身子飞飞就无力地落在窗台上。”
(4).迟缓低沉的样子。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大雅》《颂》,可以说没有歌谣。其故大约因为乐声的迟重,不适于谱歌谣。”
《國語辭典》:机敏(機敏)  拼音:jī mǐn
机灵聪敏。如:「幸亏他处事机敏,才没有落入别人的圈套。」也作「机警」。
《漢語大詞典》:便巧
(1).灵便敏捷。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当 尧 之时, 舜 为司徒, 契 为司马…… 尧 体力便巧,不能为一焉。 尧 为君而九子为臣,其何故也?”
(2).指简便灵巧之处。汉书·食货志上:“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
(3).指简便巧妙的方法。《汉书·沟洫志》:“众庶见 王延世 蒙重赏,竞言便巧,不可用。” 宋 叶适 《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造 李冰 石堰, 嘉州 绳桥,皆施便巧,坚久耐实。”
《國語辭典》:捷捷  拼音:jié jié
形容行动敏捷。《诗经。大雅。烝民》:「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漢語大詞典》:便给(便給)
灵巧敏捷。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夫质朴者多迂缓,狡猾者多便给。便给者虽善办事,或伤於急促,不能无损於民。”明史·魏允贞传:“每遇科道员缺,率择才性便给、工諂媚、善逢迎者授之。”《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 瑶 有五长过人,惟一短耳。美鬚长大过人,善射御过人,多技艺过人,强毅果敢过人,智巧便给过人,然而贪残不仁,是其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