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救生  拼音:jiù shēng
挽救濒临死亡的生命。《抱朴子。外篇。应嘲》:「今先生高尚勿用,身不服事,而著君道臣节之书;不交于世,而作讥俗救生之论。」
《國語辭典》:救生船  拼音:jiù shēng chuán
一种设置在轮船上或港口等处的小船。用来搭救水上遇难者。也称为「救生艇」。
《國語辭典》:救生衣  拼音:jiù shēng yī
飞机或轮船上,为防意外危险而准备的救生衣著。一般为吹气式的背心,用泡沫塑胶、软木等轻质材料制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够的浮力,支撑落水者头部露出水面。
《国语辞典》:救生筏  拼音:jiù shēng fá
一种船上救生设备。供船舶遇难时,落水人员乘坐求生。传统式救生筏,一般是以镀锌铁板制成的环形水密空气箱,存放于船边特设的架子上,同时能利用本身重量落入水中。近代用橡樛布制成的充气式救生筏,重量轻,占位小,可折合储存,抛入水中即可自动充气成形。
《國語辭典》:救生员(救生員)  拼音:jiù shēng yuán
在游泳池或海滨浴场,担任救护溺水者的工作人员。
《漢語大詞典》:救生堤
挡水防患,保护生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堤坝。宋史·河渠志七:“ 杲 ( 郭杲 )又修护城堤以捍 江 流,继筑救生堤为二牐,一通于 江 ,一达于濠。”
《漢語大詞典》:救生局
旧时负责拯救水上遇难者和打捞尸体的机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到了下午,那救生局招人认尸的招帖,已经贴遍了城厢内外。”
《國語辭典》:救生圈  拼音:jiù shēng quān
1.一种水上救生用具。以软木、泡沫塑胶等轻质材料制成圆环,外裹帆布并涂上油漆。中空,内充气体,落水时套于腰间,使人不致下沉。供练习游泳用的救生圈,也可用橡胶、塑胶等材料制成,内充空气。
2.戏称腰部的赘肉。如:「看他腰部的救生圈,真难想像他曾拥有结实、修长的身材。」
《國語辭典》:救生艇  拼音:jiù shēng tǐng
一种设置在轮船上或港口等处的小船。用来搭救水上遇难者。也称为「救生船」。
《國語辭典》:救生船  拼音:jiù shēng chuán
一种设置在轮船上或港口等处的小船。用来搭救水上遇难者。也称为「救生艇」。
《国语辞典》:抢命(抢命)  拼音:qiǎng mìng
抢救生命。形容非常紧迫。《红楼梦》第五十回:「我也不是作诗,竟是抢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