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6
词典
8
分类词汇
24
其它
4
共24,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謇谔自负
蹇谔之风
仗义直言
直言骨鲠
正言不讳
杜口绝舌
谠人
钳口侧目
寋鄂
《国语辞典》:
謇谔自负(謇谔自负)
拼音:
jiǎn è zì fù
正直敢言且自许甚高。《明史。卷一九六。夏言传》:「性警敏,善属文。及居言路,謇谔自负。」
分类:
正直
敢言
自许
《国语辞典》:
蹇谔之风(蹇谔之风)
拼音:
jiǎn è zhī fēng
为人正直,具有敢言讽谏的作风。《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庞统惧斯言之泄宣,知其君之必悟,故众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谦之道,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也作「謇谔之风」。
分类:
为人
人正
正直
敢言
言讽
讽谏
作风
《国语辞典》:
仗义直言(仗义直言)
拼音:
zhàng yì zhí yán
依义理行事,正直敢言。如:「这场纠纷僵持多时,在他的仗义直言后,终于顺利落幕。」
分类:
义理
理行
正直
敢言
《国语辞典》:
直言骨鲠(直言骨鲠)
拼音:
zhí yán gǔ gěng
正直敢言,刚毅不屈。唐。韩愈〈争臣论〉:「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
分类:
正直
敢言
刚毅
不屈
争臣
《国语辞典》:
正言不讳(正言不讳)
拼音:
zhèng yán bù huì
正直敢言,无所顾忌隐讳。《楚辞。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宋。苏轼〈凫绎先生诗集叙〉:「微言高论,即已鄙陋汉唐,而其反复论难,正言不讳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贵矣。」也作「直言不讳」、「直言无讳」、「直言勿讳」。
分类:
正直
敢言
无所顾忌
隐讳
苏轼
先生
诗集
《国语辞典》:
杜口绝舌(杜口绝舌)
拼音:
dù kǒu jué shé
闭口,不敢言语。也作「杜口结舌」。
分类:
闭口
不敢
敢言
言语
《漢語大詞典》:
谠人(讜人)
正直敢言的人。 隋
王通
《
中说·立命
》
:“ 如晦 出,谓 竇威 曰:‘讜人容其訐,佞人杜其渐,赏罚在其中,吾知乎为政矣。’” 唐
柳宗元
《佩韦赋》
:“曰沉潜而刚克兮,固讜人之嘉猷。”
分類:
正直
敢言
《漢語大詞典》:
钳口侧目(箝口側目)
口不敢言,邪目而视。谓敢怒而不敢言。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上》
:“上司荐之曰干员,同僚推之曰能吏,小民之受其鱼肉者,虽痛心疾首箝口侧目,而无如何也。”
分類:
不敢
敢言
《漢語大詞典》:
寋鄂
謇谔。正直敢言。
《
隶释·汉梁相费汎碑
》
:“至 梁府君 ,以孝友至行闻於乡邑,仕更郡右,寋鄂质直。” 洪适 释:“碑以寋鄂为謇諤。”
分類:
正直
敢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