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仰凭(仰憑)
凭借,依靠。仰,表敬之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近虽仰凭威灵,得摧丑竖,斩擒不多,脱復高曳长縑,虚张功捷,尤而效之,其罪弥甚。”
《漢語大詞典》:昭假
向神祷告,昭示其诚敬之心以达于神。《诗·大雅·云汉》:“大夫君子,昭假无赢。” 毛 传:“假,至也。” 马瑞辰 通释:“言诚能昭假於天,其感应之理无有赢差者。”又《周颂·噫嘻》:“噫嘻 成王 ,既昭假尔。”一说,明告。 高亨 注:“昭,明也。假,读为嘏,告也。”又一说,招请。见 郭沫若 《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后汉书·冯异传》:“昔我 光武 受命中兴,恢弘圣绪,横被四表,昭假上下,光耀万世。”
《漢語大詞典》:灵神(靈神)
(1).犹神灵。《后汉书·胡广传》:“窃见詔书以立后事大,谦不自专,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宋史·乐志十二》:“灵神峻密,祀事寅恭。”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便不念自家骨肉自家亲,也须知举头三尺有灵神。”
(2).灵验,灵应。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五幕第一场:“ 穆仁智 也说过:‘ 白毛仙姑 有灵神,四方黎民莫胡行。’”
(3).指人的精神。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五:“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
《漢語大詞典》:直情
(1).刚直的性情。
(2).犹直率。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第二场第二小场:“ 杨国保 :‘那好,我早就知道你是个明白人么,你还有什么话,直情地说。’”
《國語辭典》:拜礼(拜禮)  拼音:bài lǐ
1.接受人家礼拜后回赠的礼物。《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安老爷见太太赏了媳妇拜礼,便满面正气,拈著小胡子儿叫道:『来,把我给大奶奶那分东西拿来。』」也称为「拜见礼」。
2.拜谢。《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漢語大詞典》:负墙(負牆)
(1).古时与尊者言谈毕,退至于墙,肃立,以示避让尊敬之意。《礼记·孔子闲居》:“ 子夏 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后因指就学。 宋 叶适 《祭陈君举中书文》:“暴名如雷,新语如风,宿老负墙,豪雋景从,而时文靡然由之一变,遂为多士之宗。” 明 汤显祖 《太学同游记叙》:“然且宛孌酬怀,徊皇就义,况乃负墙於一师,营道而同术。”
(2).靠着墙。 清 曾国藩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 刘孺人 即怒,节母负墙竦惧,节妇从容改为,以适厥指。” 清 黄遵宪 《寄题陈氏崝庐》诗:“负墙一病叟,吞声几欲哭。”
(3).谓用背抵住墙壁。
《國語辭典》:言明  拼音:yán míng
把条件说清楚明白。如:「所有规定应事先言明,日后才不会有疑问产生。」。
《國語辭典》:名讳(名諱)  拼音:míng huì
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晋。束皙〈劝农赋〉:「条牒所领,注列名讳。」《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有一乡宦,姓杨,是本朝甲科,后来没收煞,不好说得他名讳。」
《漢語大詞典》:荣愿(榮願)
犹至愿,最大的心愿。荣,表敬之词。 宋 王安石 《辞南郊陪位表》:“自致惓惓之义,实有素情;再瞻穆穆之容,岂非荣愿!”
分類:心愿敬之
《漢語大詞典》:绣丝(繡絲)
语出 唐 李贺 《浩歌》:“买丝绣作 平原君 ,有酒惟浇 赵州 土。”后以“绣丝”为对人表示崇敬之典。 清 赵翼 《拜袁揖赵哭蒋图》诗:“绣丝已肖 平原 像,闻笛兼下 山阳 泪。”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诗:“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漢語大詞典》:拜送
(1).古代的一种礼仪。谓宾客拜受所敬之酒后,主人拜而送之入席。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孙希旦 集解:“拜送者,宾既受爵,主人於阼阶上拜送也。”
(2).拜而相送。梁书·傅岐传:“ 岐 后去县,民无老小,皆出境拜送,啼号之声,闻於数十里。”
《國語辭典》:穷汉(窮漢)  拼音:qióng hàn
贫困的男子。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还再与他些财礼钱,那老子是个穷汉,必然肯许我。」《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刘元八郎是个穷汉,与他些东西,买他口静罢!」
《漢語大詞典》:拜识(拜識)
(1).拜见认识。《元典章·台纲二·禁治察司等例》:“任所并巡按去处,并不得拜识亲眷,因而受人献贺财物,如违,以赃论。”《水浒传》第九四回:“只因无个门路,不获拜识尊颜。”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场:“想不到江湖上有这样磊落光明的豪杰,那一定要去拜识。”
(2).结拜兄弟;要好朋友。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第一场:“我在民团上拜识可多哩。”
《漢語大詞典》:训恭(訓恭)
谓遵行恭敬之道。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李善 注:“左传曰:‘享以训恭俭。’” 高步瀛 义疏:“左传,见《成十二年》。‘恭’作‘共’……诗·卷耳 孔 疏、仪礼·燕礼 贾 疏引皆作‘恭’。” 唐 张郊 《对升高判》:“经有紊,檟楚收威,实长者之训恭,何薄言之速讼。”
《漢語大詞典》:洁祀(潔祀)
洁敬之祀。谓诚心祭祀。《孔丛子·论书》:“ 孔子 曰:‘所宗者六,皆洁祀之也。’”《宋史·乐志八》:“寅恭洁祀,博厚皇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