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爬栉(爬櫛)  拼音:pá jié
梳理、整理。宋。李清臣《宋文鉴。卷一○六。议官》:「议者不塞其原,徒止其流,不迹其本,欲救其末,不能清入仕之门,而束缚爬栉,痛治其已仕者。」也作「爬梳」。
分類:整治清理
《漢語大詞典》:整刷
整治刷新。 宋 文天祥 《与赣州属县宰书》:“欲於十县从新整刷一番。”《历史研究》1976年第1期:“他提出了‘把工会整刷一下’的口号。”
分類:整治刷新
《漢語大詞典》:禾易
整治庄稼。《诗·小雅·甫田》:“禾易长亩,终善且有。” 毛 传:“易,治也;长亩,竟亩也。” 陈奂 传疏:“‘易’有荡平之义,故《传》詁易为治。治者谓除草雝本也。”一说禾盛貌。“易”为“移”之假借。参阅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漢語大詞典》:诘兵(詰兵)
整治兵器。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但知番戍远调,足辨目前,不思蒐乘詰兵,用图久计。”参见“ 詰戎治兵 ”。
分類:整治兵器
《漢語大詞典》:诘戎治兵(詰戎治兵)
谓整治军事。戎,戎服;兵,兵器。语本《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 明 张居正 《与操江宋阳山书》:“天下之事,以为无足虑,则必有大可虑者,故古人詰戎治兵,当太平之世,尤兢兢焉。”亦省作“ 詰戎 ”。 清 王熙 《春日扈从南海子观大蒐》诗:“应知宸算远,不为詰戎来。” 梁启超 《外债平议》:“夫经武詰戎,虽为国家所当有事,然自以民力所克任者为其限界。”
《漢語大詞典》:沐椁
整治棺材。礼记·檀弓下:“ 孔子 之故人曰 原壤 ,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 郑玄 注:“沐,治也。”一说,指光洁如沐的椁材。 清 黄生 义府·沐椁:“沐椁,椁材光洁如沐,此夫子以赠 原壤 者。”
《漢語大詞典》:匡饬(匡飭)
亦作“ 匡饰 ”。 匡正整治。史记·秦始皇本纪:“匡飭异俗,陵水经地。”汉书·高后纪:“ 高皇帝 匡飭天下,诸有功皆受分地为列侯,万民大安,莫不受休德。” 颜师古 注:“匡,正也。飭,整也。” 唐 白居易 《除任迪简检校右仆射制》:“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此先所以匡饰天下也。” 明 归有光 《魏诚甫行状》:“闻太常之训,忽焉有感,遂砥礪於学,以礼自匡飭。”
分類:匡正整治
《漢語大詞典》:化材
谓整治丝麻。周礼·地官·大司徒:“颁职事十有二于邦国都鄙,使以登万民。一曰稼穡……七曰化材。” 郑玄 注:“化材谓嬪妇化治丝枲。”
《國語辭典》:调整(調整)  拼音:tiáo zhěng
调理整顿。如:「经过适度调整后,展场终于能对外开放了。」
《漢語大詞典》:整舆(整輿)
整治车辆。谓作好战备。 汉 扬雄 《长杨赋》:“故平不肆险,安不忘危,乃时以有年出兵,整舆竦戎。”
《漢語大詞典》:肃截(肅截)
谓严加整治。
分類:整治
《漢語大詞典》:筑捺(築捺)
整治堤防。宋史·河渠志七:“ 嘉定 十二年,臣僚言……乞下 淛西 诸司,条具筑捺之策,务使捍堤坚壮,土脉充实,不为怒潮所衝。”
分類:整治堤防
《漢語大詞典》:妆治(妝治)
修饰整治。 宋 徐铉 《奉和御制茱萸》:“柔条细叶妆治好,紫蒂红芳点缀匀。”
分類:修饰整治
《漢語大詞典》:扶整
扶持整治。 清 蒋士铨 《第二碑·上冢》:“风纪旬宣,纲维扶整,花阴衙放香纔凝。”
分類:扶持整治
《漢語大詞典》:鞭耻(鞭恥)
谓施行鞭挞以羞辱之。引申为虐待、整治。《敦煌变文集·舜子变》:“ 瞽叟 报言娘子:‘他缘人命致重,如何打他鞭耻?有计但知説来,一任与娘子鞭耻。’后妻报言 瞽叟 :‘不鞭耻万事絶言,鞭耻者全不成小事。’” 项楚 《敦煌变文选注》《唐律疏议》卷一:“笞者,击也,又训为耻。言人有小愆,法须惩诫,故加捶挞以耻之。”
《漢語大詞典》:删治
修整治理。例如: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未经删治如今者,则无疑也。——[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