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允文事业
 
采石勋业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二七册·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778~
丙子,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督舟师拒金主亮于东采石,却之。……允文曰:「今(李)显忠未至,而敌以来日过江,我当身先进死,与诸军戮力决一战。……众皆曰:「今既有所主,请为舍人一战。」允文即与(时)俊等谋,整步骑阵于江岸,而以海鳅及战船载兵驻中流击之。……官军以海鳅船冲敌舟,舟分为二。官军呼曰:「王师胜矣!」遂并击金人。金人所用舟底阔如箱极不稳且不谙江道,皆不能动,其能施弓箭者,每舟十数人而已,遂尽死于江中。……敌既败去,允文即具捷以闻。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二七册·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803~2~
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虞允文自镇江还,入见,上慰藉甚渥。
《漢語大詞典》:文事
(1).文德教化之事。国语·齐语:“定三革,隐五刃,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书·武成》“作武成” 孔 传:“武功成,文事修。”
(2).非军事方面的事情。《穀梁传·定公十年》:“因是以见,虽有文事,必有武备。”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上》:“夫有文事,必有武备,所以重蕃也。” 清 刘大櫆 《〈周书岩诗集〉序》:“文事武备,《穀梁》以之称 孔子 。”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谈话》:“ 杨荫榆 知道要做不成这校长,便文事用文士的‘流言’,武功用 三河 的老妈,总非将一班‘毛鸦头’赶尽杀绝不可。”
(3).文才;文章之事。《三国演义》第二二回:“ 陈琳 文事虽佳,其如 袁绍 武略之不足何?”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八·墨:“盖 后梁 、 南唐 、前后二 蜀 ,其主俱好文事,各地置笔墨纸务之官。”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附 清 徐作肃 评:“通篇以不治 河 为主,变化出没,极文事之乐。”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唐 之世,僧徒不通于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録。”
《漢語大詞典》:文业(文業)
文事。宋史·太宗纪一:“帝由是工文业,多艺能。” 明 高明 《琵琶记·副末开场》:“ 赵 女姿容, 蔡邕 文业,两月夫妻。”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韩退之 自其远祖 麒麟 以文名於 北朝 ,文业不絶数世。”
分類:文事
《國語辭典》:重文  拼音:chóng wén
重出的异体字,一字而列出两种以上的形体。如说文解字以小篆为主,而各部篆文下所附的古文、篆文及其他异体字,即称为「重文」。
《漢語大詞典》:业文(業文)
从事文事。 宋 王禹偁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服闋业文,不捨昼夜。” 宋 王安石 《答钱公辅学士书》:“孰有五子而无七孙者乎?七孙业文有可道,固不宜略。若皆儿童,贤不肖未可知,列之於义何当也?”
分類:从事文事
《國語辭典》:允文允武  拼音:yǔn wén yǔn wǔ
既有文才,又晓武事。《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包怀大略,允文允武,仍立征伐之勋,遐尔归功。」
《國語辭典》:文经武纬(文經武緯)  拼音:wén jīng wǔ wěi
称人在文武两方面的才能。唐。颜真卿〈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文经武纬,训徒陟空。」《醒世恒言。卷十一。苏小妹三难新郎》:「两子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也作「文经武略」。
《国语辞典》:弄文轻武(弄文轻武)  拼音:nòng wén qīng wǔ
注重文事而轻视武事。《三国演义》第二五回:「汝等弄文轻武,使我失大义!」
《漢語大詞典》:秉文经武(秉文經武)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南朝 梁 沈约 《王亮等封侯诏》:“秉文经武,任惟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