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文选(文選)  拼音:wén xuǎn
1.从古今文人作品中,挑选出文章来汇集成册。如:「古今文选」。
2.书名。南朝梁萧统编,三十卷,三十八类,七百馀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选录自先秦至南朝梁的诗文辞赋,不选经子,史书亦仅略选综缉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开始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唐朝李善为之注释,并析为六十卷,注文蒐集资料颇多,极具价值。唐开元年间,又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为之合注,然不及善注。宋人取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刻,称为《六臣注文选》。因萧统谥昭明,故后世亦习称为《昭明文选》。
《漢語大詞典》:文选楼(文選樓)
楼名。一在 湖北省 襄阳县 。 南朝 梁 昭明太子 萧统 建。 统 集 刘孝威 、 庾肩吾 等十余人,于此辑文选,故名。一在 江苏省 扬州市 。旧谓 萧统 读书处。或言非是,乃 隋 曹宪 故居, 宪 以文选教授生徒,故名所居巷为 文选巷 ,楼为 文选楼 。 清 阮元 居 文选巷 ,建楼五间,题名 隋文选楼 ,用以藏书,所辑书名《文选楼丛书》。 清 赵翼 《昭明读书台》诗:“ 昭明 文选楼 ,旧在 邗江 涘。”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文选楼:“ 扬州 有 文选楼 、 文选巷 之名。见於 王象之 《舆地纪胜》及 罗愿 《鄂州集》。乃 隋 曹宪 以文选学开之, 唐 李善 等以注《选》继之,非 梁 昭明太子 读书处也。”参见 清 阮元 《扬州隋文选楼记》
《漢語大詞典》:文选学(文選學)
研究文选之学。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 李善 ﹞为文选注……居 汴 郑 间讲授,诸生四远至,传其业,号‘文选学’。”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著述》:“ 江 淮 间为文选学者,起自 江都 曹宪 。”参见“ 文选楼 ”。
《漢語大詞典》:文选楼(文選樓)
楼名。一在 湖北省 襄阳县 。 南朝 梁 昭明太子 萧统 建。 统 集 刘孝威 、 庾肩吾 等十余人,于此辑文选,故名。一在 江苏省 扬州市 。旧谓 萧统 读书处。或言非是,乃 隋 曹宪 故居, 宪 以文选教授生徒,故名所居巷为 文选巷 ,楼为 文选楼 。 清 阮元 居 文选巷 ,建楼五间,题名 隋文选楼 ,用以藏书,所辑书名《文选楼丛书》。 清 赵翼 《昭明读书台》诗:“ 昭明 文选楼 ,旧在 邗江 涘。”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文选楼:“ 扬州 有 文选楼 、 文选巷 之名。见於 王象之 《舆地纪胜》及 罗愿 《鄂州集》。乃 隋 曹宪 以文选学开之, 唐 李善 等以注《选》继之,非 梁 昭明太子 读书处也。”参见 清 阮元 《扬州隋文选楼记》
《國語辭典》:昭明文选(昭明文選)  拼音:zhāo míng wén xuǎn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参见「文选」条。
《國語辭典》:文选烂,秀才半(文選爛,秀才半)  拼音:wén xuǎn làn,xiù cái bàn
宋朝文坛看重文选一书,致使文人只专意此书,故时人以「文选烂,秀才半」称只须熟读一部文选,就可举秀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
《漢語大詞典》:文选巷(文選巷)
巷名。在 江苏省 杨州市 。 隋 曹宪 以文选教授生徒,故称其所居之巷为 文选巷 。参见“ 文选楼 ”。
《漢語大詞典》:文选楼(文選樓)
楼名。一在 湖北省 襄阳县 。 南朝 梁 昭明太子 萧统 建。 统 集 刘孝威 、 庾肩吾 等十余人,于此辑文选,故名。一在 江苏省 扬州市 。旧谓 萧统 读书处。或言非是,乃 隋 曹宪 故居, 宪 以文选教授生徒,故名所居巷为 文选巷 ,楼为 文选楼 。 清 阮元 居 文选巷 ,建楼五间,题名 隋文选楼 ,用以藏书,所辑书名《文选楼丛书》。 清 赵翼 《昭明读书台》诗:“ 昭明 文选楼 ,旧在 邗江 涘。”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文选楼:“ 扬州 有 文选楼 、 文选巷 之名。见於 王象之 《舆地纪胜》及 罗愿 《鄂州集》。乃 隋 曹宪 以文选学开之, 唐 李善 等以注《选》继之,非 梁 昭明太子 读书处也。”参见 清 阮元 《扬州隋文选楼记》
《漢語大詞典》: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共三卷。1989-1993年出版。收入1938-1992年2月的著作二百零五篇。是邓小平理论的集中体现。
《国语辞典》:由是  拼音:yóu shì
因此,自此以后。南朝梁。萧统〈文选序〉:「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唐。元稹《莺莺传》:「廉使杜确将天子命以总戎节,令于军,军由是戢。」
《国语辞典》:心游(心游)  拼音:xīn yóu
1.流连玩赏。南朝梁。萧统〈文选序〉:「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
2.心无所归依。《诗经。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弈弈」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弈弈,忧之状,忧则心游不定。」
《漢語大詞典》:巀嶭
(1).亦作“ 嶻嶭 ”。山名。一名 嵯峩山 ,又名 慈峩山 。在今 陕西省 泾阳 、 三原 、 淳化 三县交界处。传说 黄帝 曾铸鼎于此。汉书·地理志上:“ 池阳 , 惠帝 四年置, 巀嶭山 在北。”巀,一本作“ 嶻 ”。 颜师古 注:“ 嶻嶭 ,即今俗呼 嵯峨山 是也。” 汉 扬雄 《长杨赋》:“左 太华 而右 襃斜 ,椓 嶻嶭 而为弋,紆 南山 以为罝。” 唐 陆龟蒙 《和古杉三十韵》:“恐是 夸娥 怒,教临 嶻嶭 衰。”
(2).亦作“ 嶻嶭 ”。高峻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九嵕 巀嶭, 南山 峩峩。”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嶻嶭”。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嶻嶭,高峻貌也。” 宋 欧阳修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嶻嶭高城 汉水 边,登临谁与共躋攀。”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剑石铭:“铭曰:鍊质鸿濛,挺锋巀嶭,正一之气,勿壅勿遏。”
《漢語大詞典》:审官院(審官院)
宋 代选拔京朝官的机关。分东西二院,东院主文选,西院主武选。 元丰 后其职并入吏部。宋史·选举志四:“京朝官则审官院主之……其后典选之职分为四:文选曰审官东院,曰流内銓;武选曰审官西院,曰三班院。 元丰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於是吏部有四选之法。”
《国语辞典》:靡愬  拼音:mí sù
无由倾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耿介之意既伤,壹郁之怀靡愬。」
《国语辞典》:摇尾求食(摇尾求食)  拼音:yáo wěi qiú shí
1.动物摇著尾巴,向人乞讨食物。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2.比喻人阿谀谄媚,巴结人以谋利。如:「看他整天跟在老闆的后面拍马屁,摇尾求食的丑态,真令人恶心!」
《国语辞典》:推而广之(推而广之)  拼音:tuī ér guǎng zhī
推论得更扩大周延些。南朝梁。萧统〈文选序〉:「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唐。杜牧〈送卢秀才赴举序〉:「三者治矣。推而广之,可以治天下。」
《国语辞典》:云出无心(云出无心)  拼音:yún chū wú xīn
语本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比喻事非有意。《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