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明雅
(1).明智文雅。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吾尝与 杜周甫 论 林宗 之德也,清高、明雅、英达、瓌瑋,学问渊深,妙有俊才。”
(2).光明正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漢語大詞典》:俚鄙
粗俗,不文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所谈笑概俚鄙不堪,多有醉后忿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名媛诗:“又向来坊间有《明诗归》,更俚鄙可笑。”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诗难其雅也,有学问而后雅,否则俚鄙率意矣。”
《漢語大詞典》:雅笑
文雅的玩笑。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 祥符 中, 日本国 忽梯航称贡,非常贡也,葢因本国之东有祥光现,其国素传中原天子圣明,则此光现。 真宗 喜,勅本国建一佛祠以镇之,赐额曰‘神光’。朝辞日,上亲临遣。夷使回乞令词臣撰一寺记。时当直者虽偶中魁选,词学不甚优赡,居常止以 张学士 君房 代之……时 张 为小官,醉饮於 樊楼 ,遣人徧京城寻之不得,而夷人在阁门翘足而待,又中人三促之,紫微大窘。后 钱 杨 二公玉堂暇日改《闲忙令》, 大年 曰:‘世上何人最得闲?司諫拂衣归 华山 。’葢 种放 得告还山养药之时也。 钱希白 曰:‘世上何人号最忙?紫微失却 张君房 。’时传此事为雅笑。”
分類:文雅玩笑
《漢語大詞典》:雅裕
谓举止文雅,为人宽厚。新唐书·怀懿太子凑传:“ 怀懿太子 凑 ,少雅裕,有寻矩。”新唐书·窦巩传:“ 巩 字 友封 ,雅裕,有名於时。”
《漢語大詞典》:淑雅
和善文雅。 从维熙 《遗落在海滩上的脚印》:“疯狂得像泼妇一样的海,又变得恬静淑雅,俨然像一个待嫁的美丽新娘。”
《國語辭典》:逮逮  拼音:dì dì
富盛而熟习的样子。《礼记。孔子閒居》:「威仪逮逮,不可选也。」也作「棣棣」。
分類:文雅安和
《漢語大詞典》:俚野
粗鄙,不文雅。 宋 张师正 括异志·率子廉:“其应答之言虽甚俚野,而气貌自若。” 宋 文天祥 《衡州上元记》:“州民为百戏之舞,击鼓吹笛,斓斑而前,或蒙倛焉,极其俚野以为乐。”
《國語辭典》:雍容閒雅  拼音:yōng róng xián yǎ
神态自若,举止儒雅。《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閒雅甚都。」也作「雍容尔雅」、「雍容文雅」。
《國語辭典》:文弱书生(文弱書生)  拼音:wén ruò shū shēng
温文柔弱的读书人。
《國語辭典》:文质彬彬(文質彬彬)  拼音:wén zhí bīn bīn
文采和实质均备,配合谐调。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用以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唐。王勃 三国论:「文帝富于春秋,光膺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籍,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镜花缘》第一五回:「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质彬彬,极其清秀。」也作「彬彬文质」。
《國語辭典》:温文尔雅(溫文爾雅)  拼音:wēn wén ěr yǎ
形容人文质彬彬,态度温和典雅。《聊斋志异。卷八。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也作「尔雅温文」、「温文儒雅」。
《國語辭典》:斯斯文文  拼音:sī sī wén wén
形容举止文雅有礼。《红楼梦》第七回:「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惯了的,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文明小史》第五二回:「火车上,头等客位,多是些体面外国人,有在那里斯斯文文谈天的,有在那里吸雪茄烟的。」
分類:文雅
《國語辭典》:斯文人  拼音:sī wén rén
1.举止文雅的人。如:「班长是个斯文人,会动粗一定有特殊原因。」
2.士人、读书人。《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有五六十岁,头上也戴的是方巾,穿的件茧䌷直裰,像个斯文人。」
《漢語大詞典》:雅隽(雅雋)
文雅隽永。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然虽不识字,吐词雅雋。”
分類:文雅隽永
《漢語大詞典》:僩静
文雅安详。僩,通“ 嫺 ”。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道施:“以諫争僩静为宅,以礼义为道则文德。”
分類:文雅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