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文韵》:尧文(尧文)
强至代谢进和御诗奖谕表:游圣门者谓之难言,矧继尧文之后;踰华衮者,重夫褒字,矧蒙汉训之加。
《漢語大詞典》:文康
(1).传说中胡人神仙名。生自上古,长生不死,能歌善舞,又善弄凤凰狮子。 南朝 梁 周舍 《上云乐》歌其事。 唐 李白 有拟作,中有“大道是 文康 之严父,元气乃 文康 之老亲”句。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八·上云乐》。
(2).乐名。又名《礼毕》。因扮演 晋 庾亮 , 亮 谥 文康 ,故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俗名傀儡子为 郭秃 ,有故实乎?’答曰:‘《风俗通》云:‘诸 郭 皆讳秃。’当是前代人有姓 郭 而病秃者,滑稽戯调,故后人为其像,呼为 郭秃 ,犹《文康》像 庾亮 耳。’”《隋书·音乐志下》:“《礼毕》者,本出自 晋 太尉 庾亮 家, 亮 卒,其伎追思 亮 ,因假为其面,执翳以舞,像其容,取其諡以号之,谓之《文康乐》。”
(2).乐名。又名《礼毕》。因扮演 晋 庾亮 , 亮 谥 文康 ,故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俗名傀儡子为 郭秃 ,有故实乎?’答曰:‘《风俗通》云:‘诸 郭 皆讳秃。’当是前代人有姓 郭 而病秃者,滑稽戯调,故后人为其像,呼为 郭秃 ,犹《文康》像 庾亮 耳。’”《隋书·音乐志下》:“《礼毕》者,本出自 晋 太尉 庾亮 家, 亮 卒,其伎追思 亮 ,因假为其面,执翳以舞,像其容,取其諡以号之,谓之《文康乐》。”
《骈字类编》:三文
诗序: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笺:家父,字,周大夫也。疏:桓七年,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以字见经文,与此同,故知此字亦是大夫也。但古人以父为字,或累世同之,此家氏或父子同字,父未必是一人也。云汉序云仍叔笺引桓五年,仍叔之子来聘。瞻仰笺亦引隐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此三文皆年月长远,并应别人,故笺不言,是也。于左传隐公三年,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疏夫人薨也,小君也。三者相将之物,不可致诘。盖赴祔二礼,果行一事,则必具此三文,二事并废,则三文皆去耳。
《漢語大詞典》:仪文(儀文)
礼仪形式。 唐 张九龄 《请行郊礼疏》:“圣朝典则,盛世仪文,亦云咸备,可谓无遗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灯烛辉煌,仪文璀璨,好不富贵!”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先生襟怀萧散,僕亦倦於仪文,但得神交,何必定在形骸之内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 京 津 之舆论……大抵于 袁公 南行就职之举,甚为轻视,或谓之仪文,或谓之少数人之意见。”
分類: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