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冬韵》:文龙(文龙)
史记平准书: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
《漢語大詞典》:文誉(文譽)
工于为文的声誉。 唐 皮日休 《鲁望悯承吉之孤为诗序邀予属和》:“唯我与君堪便戒,莫将文誉作生涯。” 宋 葛胜仲 《虞美人·酬卫卿弟见赠》词:“怪来文誉满清时,柿叶书残,犹自日临池。” 清 戴名世 《温濚家传》:“先生年方少,有文誉。”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 武后 时,有 深州 陆浑 人 张鷟 ……屡试皆甲科,大有文誉。”
《漢語大詞典》:花文
分類:花纹
《漢語大詞典》:文记(文記)
犹文奏。《后汉书·文苑传上·葛龚》:“ 葛龚 字 元甫 , 梁国 寧陵 人也。 和帝 时,以善文记知名。” 李贤 注:“ 龚 善为文奏。”《宋书·沈攸之传》:“初, 吴兴 丘幼弼 、 丘隆先 ……并以文记之才随 攸之 。” 唐 元稹 《投吴端公崔院长》诗:“餐罢还復游,过从上文记。”
《漢語大詞典》:小文
(1).谓法令细节。《汉书·萧育传》:“其於为民除害,安元元而已,亡拘於小文。”《汉书·游侠传·陈遵》:“大司徒 马宫 大儒优士,又重 遵 ,谓西曹:‘此人大度士,奈何以小文责之?’”
(2).谓低劣的文字。《后汉书·蔡邕传》:“近者以辟召不慎,切责三公,而今并以小文超取选举,开请託之门,违明王之典,众心不厌,莫之敢言。”《旧唐书·薛登传》:“因陋就寡,赴速邀时,缉缀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3).短文。《后汉书·陈元传》:“案 升 等所言,前后相违,皆断截小文,媟黷微辞,以年数小差,掇为巨谬。”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丁敬礼 常作小文,使僕润饰之。” 唐 李白 《送孟赞府兄还都序》:“少君读《易》,时作於小文。”
(4).对自己所作文章的谦词。《梁书·文学传·伏挺》:“一日聊呈小文,不期过赏。”
(2).谓低劣的文字。《后汉书·蔡邕传》:“近者以辟召不慎,切责三公,而今并以小文超取选举,开请託之门,违明王之典,众心不厌,莫之敢言。”《旧唐书·薛登传》:“因陋就寡,赴速邀时,缉缀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3).短文。《后汉书·陈元传》:“案 升 等所言,前后相违,皆断截小文,媟黷微辞,以年数小差,掇为巨谬。”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丁敬礼 常作小文,使僕润饰之。” 唐 李白 《送孟赞府兄还都序》:“少君读《易》,时作於小文。”
(4).对自己所作文章的谦词。《梁书·文学传·伏挺》:“一日聊呈小文,不期过赏。”
《骈字类编》:两文(两文)
诗序疏见五狄下。春秋序: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士,达四方之志。疏:掌邦国四方之士者,据此承受他国之赴也。达四方之志者,据己国有事赴告他国也。春秋:既有内外二种。故杜剪撮天下之史。取外史内史两文。陈书沈洙传:窃寻旧制,深峻百中。不款者一,新制宽优。十中不款者九,参会两文,宽猛实异,处当列上,未见釐革。愚谓宜付典法,更详处当列上之文。 隋书刘子翊传:律以弊刑。礼以设教。准者,准拟之名。以者即真之称。如以二字。义用不殊,礼律两文,所防是一。
又随手杂记,见一缣下。
又随手杂记,见一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