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394,分627页显示 上一页 267 268 269 270 271 273 274 275 276 下一页
张文昱
刘文济
高文进
夏竦(字 子乔 文庄 英国公 )
张观(字 思正 父孝、文孝 )
晁宗悫(字 世良 文庄 )
杨文质
邵文昭
王文震
张知白(字 用晦、晦之 文节 )
李遵勖(名 勖 字 公武 和文 )
王文玉
程琳(字 天球 文简 )
蔡齐(字 子思 文忠 )
其它辞典(续上)
夏昭文张文昱
刘文济
高文进
夏竦(字 子乔 文庄 英国公 )
张观(字 思正 父孝、文孝 )
晁宗悫(字 世良 文庄 )
杨文质
邵文昭
王文震
张知白(字 用晦、晦之 文节 )
李遵勖(名 勖 字 公武 和文 )
王文玉
程琳(字 天球 文简 )
蔡齐(字 子思 文忠 )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四年(1011)任温州知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五年(1012)任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大中祥符五年(1012)任殿中侍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末宋初成都人。高从遇子。工画佛道人物,深得曹吴笔法。入宋,往依宋太宗,后授翰林待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51 【介绍】: 宋江州德安人,字子乔。以父战契丹死,授丹阳主簿。真宗景德四年举贤良方正科。累迁知制诰。仁宗天圣五年,除枢密副使。七年,拜参知政事。因与宰相吕夷简不合,复为枢密副使。康定中除陕西经略安抚使,怯于用兵西夏,自请解兵权,改判河中府。庆历三年召拜枢密使,为台谏所攻,改知亳州。七年,复为枢密使,旋再被论罢,出知河南府。有才智,然尚权术,性贪婪,世人目为奸邪。卒谥文庄。有《文庄集》、《古文四声韵》。全宋诗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为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历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为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谥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为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台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三三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父承皓,与契丹力战死,录竦为润州丹阳县主簿。景德四年举贤良方正科,累迁知制诰,出知诸州。天圣三年复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兼侍读、龙图阁学士,迁枢密副使。七年拜参知政事。与吕夷简不合,寻罢为枢副,复出知州府。宝元初,入为三司使,赵元昊反,出知永兴军,徙泾州,还判永兴军兼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自请解兵柄,改判河中府,徙蔡州,改知亳州,复拜河阳三城节度使、判并州。庆历七年,拜同平章事、判大名府,改枢密使,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加兼侍中,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年六十七,谥文庄。竦资性明敏,好学,经史百家,外至佛老,无不通晓。文章典雅藻丽,朝廷典策多以属之。有集一百卷,策论十三卷,又著《古文四声韵》五卷(存)。见《华阳集》卷三五《夏文庄公神道碑》及《宋史》卷二八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50 【介绍】: 宋绛州绛县人,字思正。少谨愿好学。真宗大中祥符七年进士第一。仁宗即位,累官给事中、权御史中丞。上言知人、严禁、尚质、节用四事及“导积水以广播种”等七条。宝元元年除同知枢密院事。康定中以西兵失利罢知相州。徙许州。皇祐元年为尚书左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户部尚书。遇事从容详审,勤谨和缓。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然于吏事非所长。卒谥父孝。全宋诗
张观,字思正,绛州绛县(今属山西)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通判解州。仁宗初,召直史馆为知制诰,出知杭州。后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宝元元年(一○三八)同知枢密院事。康定元年(一○四○)罢知相州,历知澶、郓等州府。又以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后以观文殿学士知许州,迁尚书左丞,卒,年六十六。赠吏部尚书,谥文孝。事见《隆平集》卷一○,《宋史》卷二九二有传。全宋文·卷三三二
张观(九八五——一○五○),字思正,绛州绛县(今山西绛县)人。擢服勤辞学科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解州。坐事降监河中府税,复通判果州。仁宗即位,擢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判官,同修起居注,改右司谏、知制诰、判登闻鼓院,出知杭州。还判国子监、知审官院,累迁左司郎中,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复知审官院,拜同知枢密院事。罢知相州,徙澶州、郓州,历知应天府、孟州、河南府,以观文殿学士知许州。皇祐二年卒,年六十六,谥文孝。《宋史》卷二九二有传。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九,《东都事略》卷五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69 【介绍】: 宋澶州清丰人,字世良。晁迥子。以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召试,赐进士及第。累迁许州通判。仁宗朝历知制诰、翰林学士,一夕草将相五制,褒扬训诫,咸得所宜。权发遣开封府事,辨雪疑狱有能名。元昊反,被命安抚陕西,与夏竦议攻守策,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后以疾罢,官终资政殿学士、给事中。卒谥文庄。全宋诗
晁宗悫(九八五~一○四二),字世良,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迥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召试,赐进士及第。仁宗天圣中,累迁祠部员外郎、知制诰。康定元年(一○四○),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庆历二年以疾免,同年卒,年五十八。谥文庄。《隆平集》卷七、《宋史》卷三○五有传。全宋文·卷三三二
晁宗悫(九八五——一○四二),字世良,澶州清丰(今河南清丰西北)人,晁迥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屡献歌颂,召试,赐进士及第。天圣中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知制诰。父子掌诰,世所稀见。后入翰林为学士,又兼龙图阁学士。康定元年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庆历二年罢,除资政殿学士,给事中。卒,赠工部尚书,谥文庄。《宋史》卷三○五有传,又见《宋宰辅编年录》卷四。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七年(1014)任郴州刺史。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七年(1014)任枢密副都承旨。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8 【介绍】: 宋沧州清池人,字用晦,一字晦之。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累迁河阳节度判官。真宗咸平中奏言当世要务,召试舍人院,权右正言。进右司谏,出知邓州,赈关右饥民。擢龙图阁待制,再迁工部郎中,建言矫任官重内轻外之弊,自请补外。大中祥符九年拜参知政事。以与王钦若议论相失辞位。仁宗即位,召为枢密副使,天圣三年拜相。慎名器,无毫发私,虽显贵,清约如寒士。卒谥文节。全宋文·卷一八九
张知白(?——一○二八),字用晦,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端拱进士。累迁河阳节度判官、权右正言、判三司开拆司,权管勾京东转运司事,知邓州。大中祥符九年,迁给事中、参知政事。以议论与宰相王钦若不合,称疾辞位,出知大名府。徙南京留守,复徙亳州。仁宗即位,进尚书右丞、枢密副使。天圣三年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于相位。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三、四,《宋史》卷三一○本传。又,今人杨殿珣《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据张秀民《始祖文节公年谱》,谓其生于建隆二年(九六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38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初名勖,真宗赐改今名,字公武。李崇矩孙。举进士。大中祥符间,娶真宗妹万寿长公主,授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历任团练使、防御使、观察使。出知澶州,会黄河水涨,督工筑堤,七日而成。后为镇国军节度使、知许州,在任整治水军。仁宗天圣中,曾谏请刘太后还政于帝,于时政亦多所补益。为文师杨亿,通佛学。卒谥和文。有《问宴集》等。全宋诗
李遵勖(九八八~一○三八),字公武,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举进士。真宗大中祥符间尚太宗女万寿长公主,授驸马都尉。累迁镇国军节度使,知许州。仁宗宝元元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二),年五十一(《隆平集》卷九)。有《闲宴集》二十卷、《外馆官题》七卷,已佚。《宋史》卷四六四有传。全宋文·卷三六二
李遵勖(九八八——一○三八),字公武,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继昌子。举进士,大中祥符中尚太宗女万寿长公主,初名勖,帝益「遵」字。授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历诸州团、防、察、节,官至镇国军节度使,知许州,于时政多所补助。宝元元年卒,年五十一。遵勖好文词,师杨亿,通释氏学。有《问宴集》二十卷、《外管芳题》七卷。《宋史》卷四六四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五年(1012)任丰州知州。天圣二年(1024)卒(2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56 【介绍】: 宋永宁军博野人,字天球。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举服勤辞学科。历知制诰、权御史中丞,知开封府,长于政事,断狱听讼不避贵戚。仁宗景祐四年除参知政事,旋坐事黜知颍州,徙青州、大名府。皇祐初,拜同平章事、判大名府。前后守大名十年,习知边事,守御完固。章献刘太后听政时,尝上《武后临朝图》,为人所鄙。卒谥文简。全宋诗
程琳(九八八~一○五六),字天球,中山博野(今河北蠡县)人。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举服勤辞学科,为泰宁军节度推官,改知寿阳县。天禧中,召试,直集贤院。仁宗天圣六年(一○二八)知益州。七年,知开封府。景祐四年(一○三七)为参知政事。后历知颍、青、大名、永兴、延等州府。至和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简。有文集奏议六十卷,已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一《程公墓志铭》、卷二一《程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八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三六四
程琳(九八八——一○五六),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今河北博野)人。大中祥符四年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知寿阳县。迁太常博士,权三司户部判官,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累官枢密直学士、知益州。入为给事中,两知开封府。景祐四年拜参知政事,旋贬知颍州、天雄军、永兴军,加资政殿大学士,判延州,为陕西安抚使。皇祐元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改永胜军。嘉祐元年卒,年六十九。谥文简。见欧阳修《程公墓志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又《宋史》卷二八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39 【介绍】: 宋莱州胶水人,字子思。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第一。除将作监丞、通判兖州。仁宗时,以起居舍人知制诰,为翰林学士,坐事出知密州、应天府。召为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累迁权三司使、枢密副使。景祐元年,拜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后罢知颍州。性谦退,不妄言,为政有仁声。丁谓秉政,欲其附己,终不往。卒谥文忠,一云忠肃。全宋诗
蔡齐(九八八~一○三九),字子思,其先洛阳(今属河南)人,徙居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通判兖州,徙潍州。入直集贤院。仁宗时历知河南府、应天府,入为御史中丞,累官至参知政事。出知颍州。宝元二年卒,年五十二。谥文忠。事见《范文正公集》卷一二《蔡公墓志铭》、《乐全集》卷三七《蔡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六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六四
蔡齐(九八八——一○三九),字子思,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人。大中祥符八年举进士第一,除将作监丞,历通判衮州、潍州,以著作郎直集贤院。仁宗初,迁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天圣三年知制诰,四年入为翰林学士,加侍读学士。后被谗罢为龙图阁学士,出知河南府、密州、应天府,召为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明道二年,复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寻拜枢密副使。景祐二年,加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四年罢,出知颍州。宝元二年卒,年五十二,赠兵部尚书,谥文忠。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八《蔡齐行状》,又《宋史》卷二八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