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半文
玉照新志:绍兴乙卯,张安国为右史,明清与仲信兄、郑举善、郭世桢、李大正、李泳多馆于安国家。春日,诸友同游西湖,至普安寺,于窗户间得玉钗半股,青蚨半文,想是游人欢洽所分授偶遗之者,各赋诗以纪其事。归录似安国云:我当为诸公考校之。明清云:凄凉宝钿初分际,愁绝清光欲破时。安国云:仲言宜在第一。
《韵府拾遗 效韵》:文孝
南史陶季直传:褚彦回为尚书令,素与季直善。彦回卒,王俭以彦回有至行,欲谥文孝公。季直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俭从之。
《漢語大詞典》:文木
(1).树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文欀楨橿” 晋 刘逵 注:“文,文木也,材密緻无理,色黑如水牛角, 日南 有之。”
(2).可用之木,与“散木”相对。《庄子·人间世》:“若将比予於文木邪?” 郭象 注:“凡可用之木为文木。”《西京杂记》卷六:“ 鲁恭王 得文木一枚,伐以为器,意甚玩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发宋陵寝》:“乃斲文木为匱,复黄绢为囊,各署其表。”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学》:“若有文木,不以青赤彫鏤,惟散木为施鏤。”
(3).刻镂以文彩之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大城中天祠二十所,层臺祠宇,彫石文木,茂林相荫,清流交带。”
(2).可用之木,与“散木”相对。《庄子·人间世》:“若将比予於文木邪?” 郭象 注:“凡可用之木为文木。”《西京杂记》卷六:“ 鲁恭王 得文木一枚,伐以为器,意甚玩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发宋陵寝》:“乃斲文木为匱,复黄绢为囊,各署其表。”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学》:“若有文木,不以青赤彫鏤,惟散木为施鏤。”
(3).刻镂以文彩之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大城中天祠二十所,层臺祠宇,彫石文木,茂林相荫,清流交带。”
《韵府拾遗 虞韵》:文湖
水经注:文湖在兹氏县,故城东,世谓之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