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70,分158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掌文
文典
文舞
半文
文字缘
文孝
文社
文深
文木
文湖
文螭
文中子
方文
文英
英文
《漢語大詞典》:掌文
(1).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古代迷信以之为瑞应。语本左传·隐公元年:“ 宋武公 生 仲子 , 仲子 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 杜预 注:“手理自然成字,有若天命。”后汉书·公孙述传:“帝患之,乃与 述 书曰:‘图讖言“公孙”,即 宣帝 也。代 汉 者 当涂高 ,君岂 高 之身邪?乃復以掌文为瑞, 王莽 何足效乎!’” 北周 庾信 《成王刻桐叶封虞赞》:“帝刻桐叶,天书掌文。”
(2).掌管文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黑松使者:“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龙宾十二上神,乃以墨分赐掌文官。”
《漢語大詞典》:文典
文籍典册。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 唐 张说 《上东宫请讲学启》:“幸以问安之暇,应务之餘,引进文儒,详观文典,商略前载,讨论得失。”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 老子 尝为 周 室守书,博见文典,又閲世变,所识甚多。”
分類:文籍典册
《漢語大詞典》:文舞
古代宫廷雅乐舞蹈之一,用于郊庙祭祀。周礼·春官·籥师“掌教国子舞羽龡籥” 汉 郑玄 注:“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谓籥舞也。”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初, 隋 有文舞、武舞,至 祖孝孙 定乐,更文舞曰《治康》,武舞曰《凯安》。”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今之舞蛮牌即古武舞,舞三臺与调笑即古文舞。”
《骈字类编》:半文
玉照新志:绍兴乙卯,张安国为右史,明清与仲信兄、郑举善、郭世桢、李大正、李泳多馆于安国家。春日,诸友同游西湖,至普安寺,于窗户间得玉钗半股,青蚨半文,想是游人欢洽所分授偶遗之者,各赋诗以纪其事。归录似安国云:我当为诸公考校之。明清云:凄凉宝钿初分际,愁绝清光欲破时。安国云:仲言宜在第一。
《漢語大詞典》:文字缘(文字緣)
以文章交往而结成的因缘。 宋 吕本中 《九日晨起》诗:“了了江山梦,区区文字缘。” 清 黄景仁 《冬夜观耶律文正公像》诗:“昔时展墓今展画,为结一重文字缘。” 清 冯桂芬 《皖水迎师记》:“越三年,謁公 金陵 ,犹纵言及之曰:‘厥后东南事,不出君一书。’亦一段文字缘也。”亦省作“ 文缘 ”。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此地结文缘,俛仰熟眉嫵。”
《韵府拾遗 效韵》:文孝
南史陶季直传:褚彦回为尚书令,素与季直善。彦回卒,王俭以彦回有至行,欲谥文孝公。季直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俭从之。
《漢語大詞典》:文社
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结成的团体。以切磋文章为主。有的也议政,如 明 末的“复社”。 清 黄宗羲 《万悔庵先生墓志铭》:“诗坛文社, 三吴 与 浙 河东相闭隔,而 三吴 诸老先生皆欲得此两人为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文社之盛,自海金社始。”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他们又帮申报馆印行些 明 清 的小品书出售,自己也立文社。”
《國語辭典》:文深  拼音:wén shēn
1.缜密周到。《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庆文深审谨,然无他大略,为百姓言。」
2.用法苛深。《汉书。卷九○。酷吏传。赵禹传》:「极知禹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北齐书。卷三○。崔昂传》:「昂本性清严,凡见黩货辈,疾之若雠,以是治狱文深,世论不以平恕相许。」
《漢語大詞典》:文木
(1).树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文欀楨橿” 晋 刘逵 注:“文,文木也,材密緻无理,色黑如水牛角, 日南 有之。”
(2).可用之木,与“散木”相对。庄子·人间世:“若将比予於文木邪?” 郭象 注:“凡可用之木为文木。”西京杂记卷六:“ 鲁恭王 得文木一枚,伐以为器,意甚玩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发宋陵寝:“乃斲文木为匱,复黄绢为囊,各署其表。”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学》:“若有文木,不以青赤彫鏤,惟散木为施鏤。”
(3).刻镂以文彩之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大城中天祠二十所,层臺祠宇,彫石文木,茂林相荫,清流交带。”
《韵府拾遗 虞韵》:文湖
水经注:文湖在兹氏县,故城东,世谓之西河。
《漢語大詞典》:文螭
有文彩的螭龙。 晋 王鉴 《七夕观织女》诗:“六龙奋瑶轡,文螭负琼车。” 唐 李颀 《二妃庙送裴侍御史桂阳》诗:“回云迎赤豹,飈雨骤文螭。” 明 何景明 《九咏》:“灵之车兮倚桂旗,驾玉駟兮驂文螭。”
分類:文彩螭龙
《国语辞典》:文中子  拼音:wén zhōng zǐ
王通的谥号。参见「王通」条。
分类:王通谥号
《分类字锦》:方文
宋史地理志:开封府贡方纹绫、方文纱。
分类:方文纱罗
《漢語大詞典》:文英
文才出众的人。 宋 丁谓 《大蒐赋》:“博搜圣书,广召文英。”
《国语辞典》:英文  拼音:yīng wén
英国语文。《文明小史》第一回:「从前在省城里甚么学堂里读过三个月英文的,现在请他教卑职的两个儿子读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