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42,分437页显示  上一页  290  291  292  293  294  296  297  298  299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刘应秋(士和 兑阳 文节 )
刘应龙(文见 )
唐文献(元徵、道徵 抑所 )
孙如游(景文 文恭 鉴湖 )
宁化龙(文明 云田 )
林文英(德甫 育所 )
郑文炳(在中 )
黄文炳
乔璧星(文见 )
于文熙(元敬 )
卢文勋(尧卿 )
卢泮(□文 )
吴道南(会甫 曙谷 文恪、文恪有曙谷集 )
张翰(文华 嗣庵 )
李文熙(道光 纯台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0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士和,号兑阳。万历十一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司业,累官国子监祭酒。生平负才气,好讥评时事,故以此取忌。二十六年,有人撰《忧危竑议》一书,论者谓系应秋匿名所作,遂调外,辞疾归,数年卒。崇祯时赠礼部侍郎,谥文节。有《大司成文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和,吉水人。万历癸未赐进士第三,授编修历官国子祭酒赠礼部侍郎谥文节有刘大司成集
维基
刘应秋(1549年—1620年),字士和,号兑阳,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探花。嘉靖⼆十八年(1549年)出生。万历十年(1583年)乡试中举第一名(解元)。万历十一年(1584年)登癸未科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不久升任南京国子监司业。万历十八年(1591年)弹劾内阁首辅申时行,后升任中允,充任日讲官,官至国子监祭酒。万历二十六年(1599年)因第一次妖书案连坐,被削职位。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卒,谥文节。著有《刘大司文集》等。
刘应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应龙(1549年—?),字文见,号见田,湖广宝应府邵阳县人,民籍,诗人。湖广乡试第八十九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年),初知昆山县,治行为一时冠。行取四川道御史,十七年为长芦巡盐御史。在任时浚河建闸,使商运畅行。又上奏制定高家港等场恢复旧额,照例支商。致使贫灶安业,不再逃逸。后来力奏减免苏州浮粮数万石,为当地人称颂。此后巡按山西、福建、畿辅,继掌河南道。任职二十载,风纪肃然。万历三十三年七月,以考满升南京太常寺少卿添注。致仕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元徵。万历十四年进士。授修撰,历詹事。后为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事。文献出赵用贤门下,以名节相矜许。为官不负所言。有《占星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徵,松江华亭人。万历丙戌赐进士第一,授修撰历官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教习庶吉士赠尚书加太子少保谥文恪有占星堂集
维基
唐文献(1549年—1605年),字道徵,更字元徵,号抑所。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属上海市)人 ,匠籍,祖籍湖广荆南。万历十三年(1585年),唐文献中式乙酉科顺天府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联捷丙戌科会试一百四十九名,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詹事府詹事。宰臣沈一贯以妖书事倾轧礼部侍郎郭正域,文献力白其冤。给事中李沂因弹劾权阉张鲸被廷杖,文献将其扶出,喂给汤药。荆州推官华钰因反对税监被逮下诏狱,文献力救之,终得不死。官至礼部右侍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三月十五日,卒于任。《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5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景文。孙如法从弟。万历二十三年进士。累官礼部侍郎。部事丛集,决遣无滞。曾疏请严禁白莲、无为等教。光宗立,首请建东宫,帝命封郑贵妃为太后,李选侍为皇贵妃。均执礼力争。进本部尚书,后以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致仕卒。谥文恭。
维基
孙如游(1549年—1624年),字景文,号鉴湖。浙江馀姚县人。宸濠之乱中殉国的都御史孙燧曾孙。万历乙未进士。天启年间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万历四年丙子科浙江乡试第六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选庶吉士,二十五年升翰林院检讨,编纂六曹章奏。三十一年典试湖广,三十三年充册封正使。历升右春坊赞善、掌南京翰林院印右赞善、右谕德、右庶子、詹事府少詹事、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四十三年累官礼部右侍郎,主管部务。明神宗驾崩,以顾命大臣辅佐明光宗,曾挫败郑贵妃、李选侍篡权阴谋。后又辅佐明熹宗,被钦点为东阁大学士,参与明廷机务。宦官魏忠贤掌权后,提出辞职。家居四年后卒。赠少保,谥文恭。

人物简介

维基
宁化龙(1549年—1599年),字文明,号云田,直隶保定府安州新安县人,民籍。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顺天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五年(157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四十二名,三甲第二百三十三名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工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七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调陕西按察司副使,二十年五月升山西右参政,二十四年二月升陕西按察使,二十六年五月升山西右布政使,二十七年三月升陕西左布政使,同年卒于官。
林文英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林文英(1549年—?),字德甫,号育所,山东登州府黄县人,军籍。山东乡试第二十八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二百十名,登三甲第二百三十六名进士。授中书,十五年擢福建道监察御史,十七年巡按宣大,十九年巡按河南,二十一年二月升江西按察司九江兵备副使。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四一八
郑文炳,字在中。新安人。明神宗万历七年(一五七九)贡生,初授福建将乐训导,迁高明教谕,升广西宾阳学正,署怀远县事。卒于官。有《奎亭集》。清嘉庆《新安县志》卷一九有传。
黄文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简介
道光四年,知阶州。培植文风,询民疾苦,莅官三载,麦秀双歧。民颂日:“媲美渔阳。”公余,与都人士赋诗,有:“细雨桃花红女洞,春风杨柳白龙江”之句。亦可见为政风流之一端矣。

人物简介

维基
乔璧星(1550年—1613年),字文见,直隶真定府临城县人,民籍,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四川巡抚。顺天府乡试第六十六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进士。授河南中牟县知县,升监察御史,巡按多地。官至四川巡抚,卒年六十四。

人物简介

维基
于文熙,字元敬,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人,军籍。应天府乡试第五十八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十五名,登二甲第十六名进士。
卢文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卢文勋,字尧卿,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民籍。应天府乡试第十五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五十八名,登二甲第三十二名进士。
卢泮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卢,字□文,直隶庐州府无为州人,民籍。应天府乡试第九十八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七名,登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23 【介绍】: 明江西崇仁人,字会甫,号曙谷。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累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疏请东宫宜明习经术政务,内库应用以救灾民,废弃囚系诸臣应起用。帝不省。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辅大政不为诡随,颇有时望。后以科场事为言官所诋,以母忧归。卒谥文恪。有《国史河渠志》、《日讲录》、《巴山草》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己丑赐进士第二,授编修累官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赠少保谥文恪有曙谷集
维基
吴道南(1550年—1624年),字会甫,号曙谷,江西崇仁县石庄(今石庄乡石庄村)人,明代官员。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江西乡试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晋升左中允。在东宫负责讲授,太子偶尔走神,吴道南即刻中止讲授,拱手等候,太子因此动容,历任左谕德少詹事。晋升礼部右侍郎,负责礼部事务。父亲去世后他回乡服丧。服丧期满,即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与方从哲一起受命。他多次推辞皇帝都不同意,此后很久才进京。旧制,朝廷大臣接受官职,先要当面称谢才就任。皇帝很久不朝见了,大臣们都是先就职。吴道南上朝,没被召见,不敢就职。同官方从哲说,皇帝指令他先就职,吴道南上奏答谢。住了数日,奏称:“我就任十多天了,仅仅下发了瑞王婚礼一份奏疏。其他的如为太子讲学、诸王预先受教育、简选大臣、举荐未重用的贤士、撤除税使、补充言官等诸事,是朝廷大臣口干舌燥所请求的,却都杳无音信,难道陛下将我们的建议闲置一边吗?”皇帝好言回答,最终却不施行。等到皇帝因为梃击案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时,吴道南才得以向皇帝当面致谢,从此再也没有获得召见。根据万历野获编的记载,皇帝因为梃击案召见方从哲、吴道南。此时御史刘光复因为擅自讲话,被太监围殴。吴道南因此吓得大小便失禁。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他与礼部尚书刘楚先主持会试。吴江的举人沈同和是副都御史沈季文之子,目不识丁,贿赂礼部官吏,与同乡赵鸣阳考舍联号。他首场考试的七篇文章,除了抄自坊刻本之外,都是赵鸣阳手笔。考榜发布,沈同和列第一,赵鸣阳也中了榜,京都民众哗然。吴道南等人赶紧检举,皇帝下诏进行复试。并将沈同和交付法司审理,贬去戍守烟瘴之地,赵鸣阳也被除名。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卒,赠少保,谥文恪。
张翰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翰(1550年—?),字文华,号嗣庵,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民籍。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顺天乡试四十二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二百七十七名,登三甲第二百六十三名进士。兵部观政。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文熙(1550年—?),字道光,号纯台,直隶真定府南宫县人,民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乡试十一名,连续七科会试落地,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终于中式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吏部观政,任山东汶上县知县。擢升南京山东道御史,二十二年十二月疏救御史冀体、给事中任彦蘖、文选司郎中冯生虞等人,二十三年(1595年)冬,神宗因兵部擅自徇私署职事迁怒科道官员,给事中耿随龙、邹廷彦、黎道炤、孙羽侯、黄运泰、毛一公,御史李宗延、顾际明、袁可立、綦才、吴礼嘉、王有功、李固本,南京给事中伍文焕、费必兴、卢大中,南京御史柳佐、聂应科、李文熙十九人俱调外任,其馀停俸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