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42,分437页显示 上一页 299 300 301 302 303 305 306 307 308 下一页
刘文炳(字 从墅 号 戴源 )
周文谟(字 大白 )
孙承宗(字 稚绳 号 恺阳 文忠、文正、忠定 )
张文耀(字 养晦 号 芝阳 )
方承郁(字 伯文 )
明神宗(庙号 神宗、神考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帝、明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帝 朱翊钧 )
朱文澜
李文奎(字 聚五 )
李睟光(字 润卿 号 芝峰 文简 )
袁茂英(字 君学 号 文海 )
郑晔(字 时晦 号 守梦、雪村 文肃 )
郑经世(字 景任 号 愚伏、荷渠、乘成、石潨道人、松麓 )
陈文瑞(字 应萃 号 同凡 世称 赞他有金刚手、菩提心之谣 )
丁肇亨(字 懋嘉 名 文羙 )
其它辞典(续上)
黄慎(字 思叔 号 秋浦 文敏 桧原府院君 )刘文炳(字 从墅 号 戴源 )
周文谟(字 大白 )
孙承宗(字 稚绳 号 恺阳 文忠、文正、忠定 )
张文耀(字 养晦 号 芝阳 )
方承郁(字 伯文 )
明神宗(庙号 神宗、神考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帝、明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帝 朱翊钧 )
朱文澜
李文奎(字 聚五 )
李睟光(字 润卿 号 芝峰 文简 )
袁茂英(字 君学 号 文海 )
郑晔(字 时晦 号 守梦、雪村 文肃 )
郑经世(字 景任 号 愚伏、荷渠、乘成、石潨道人、松麓 )
陈文瑞(字 应萃 号 同凡 世称 赞他有金刚手、菩提心之谣 )
丁肇亨(字 懋嘉 名 文羙 )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思叔,号秋浦,谥文敏,封桧原府院君。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文炳(1563年—1624年),字从墅,别号戴源,直隶真定府赵州宁晋县人。封君刘渤(号百川)之仲子,生而慷慨有大志。万历二十二年(1591年)甲午举顺天乡试六十六名,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成进士,任山东聊城县知县。聊城地当南北要冲,供帐一切取办里户,公叹曰:「民何堪此!」用岁赋金置供具。当时朝廷税使四出,搜刮无状。刘文炳调笑之,钱谷羡余悉抵榷缗,民乃安堵。以治行第一报政,授礼部主事。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考选户科给事中,诸所建白,皆纲维大体。曾荐直臣邹元标,尤众正系心,故明纪特录之。会同官某簠簋不饰被劾,有党之者申救,刘文炳力疏驳之,竟罢去,朝议慊然。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刘文炳因母亲丁薛太孺人丧,丁忧去职。守丧期满,补工科给事中,时权臣夤缘表里为奸者甚众,公先后各按事纠之,众咸祈服。梃击案中,宦官庞保、刘咸等涉案,连及郑贵妃,刘文炳疏请本犯伏诛,国本赖以善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沈同和案发,刘文炳上疏论主考官吴道南欺罔,言辞激烈,谪贵州都事。天启三年京察,罹察处归里。居家日以觞咏自娱,而忧国愤时之心恒不能遣,渐至成疾。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起升刘文炳为尚宝司丞,赴都有期,一病不起而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周文谟(生卒年不详),字大白,晚明官员。江西永新县人。周文谟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考中辛卯科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式乙未科朱之蕃榜三甲进士,授顺天府固安知县。任内修筑河堤,鼓励民众开垦荒地。因积劳成疾,年仅三十馀岁而病卒。清同治《永新县志》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3—1638 【介绍】: 明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承宗自请督师,既至,汰逃将,遣疲兵,用马世龙等为将;又从袁崇焕请,筑宁远等城,令崇焕守之。在关四年,凡修复城堡数十,练兵十一万,开屯五千顷,遣将戍锦州、松山、大小凌河,拓地四百里。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词学图录
孙承宗(1563-1638) 字稚绳,号恺阳。保定高阳人。明末名将,中极殿大学士,为魏忠贤所谗,罢归。清军陷高阳,自经死。南明弘光时谥文正,清乾隆时谥忠定。作文属笔,如蛟龙屈蟠,江流竞注。为诗卓荦沉塞,元气郁盘。词粗犷豪迈,为烈士之壮歌。有《高阳集》,词在集中。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稚绳,高阳人,万历甲辰赐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累官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寻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再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赠太傅。有南阳集。维基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西庄村人。明朝政治、军事人物,榜眼及第,官至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致仕后与清军战斗殉国。谥文忠,清朝改谥忠定。孙承宗少时相貌奇伟,“铁面剑眉,须髯戟张”。明万历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仅16岁。而后,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璧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并逐渐接触官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孙承宗到北京,入国子监读书;次年中甲午科顺天乡试第五名举人(经魁)。万历二十六年,因房守士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孙承宗前往大同教授其子弟。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孙承宗喜欢跟老将及退役兵卒究问险要边情,史称“伏剑游塞下,历亭障,穷厄塞”,因而“晓畅边事”。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翰林十年。万历四十二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左中允,万历四十七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万历四十八年,矫旨遗诏废矿税、发内帑。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期间与高攀龙、赵南星等东林党人相交甚善。不料明光宗继位仅一个月即驾崩,年仅16岁的皇长子来不急册为太子即仓促继位,即明熹宗,孙承宗继而做了熹宗的老师。这样,年近花甲的孙承宗,依借帝师的地位,逐渐地进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中心。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升任为礼部右侍郎。经东林党人推荐后,熹宗以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至辽东勘查。据说与经略王在晋争执,熹宗将王在晋改任南京兵部尚书,以孙承宗为辽东经略,以为“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监阵,而以文官拨发;以武略备边,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此极弊也。今天下当重将权。择一沉雄有气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要使守关无阑入,而徐为恢复计。”期间大胆起用袁崇焕、孙元化、鹿善继、茅元仪等人,修复宁远等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顷,“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后金当时与察哈尔部交战,并未进攻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派太监刘应坤到山海关,以帑金十万两犒军,为孙承宗所鄙视,同年八月,发生柳河之役,马世龙因冒进兵败,魏忠贤以孙承宗不附己,借口马世龙损失马匹六百七十匹、甲胄等军用物资,参劾孙承宗。十五日,熹宗批准孙承宗回籍养病,后以高第代为经略。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第一次入长城,进大安口、遵化,明思宗复用孙承宗。袁崇焕被执下狱后,孙承宗力保祖大寿,复用孙承宗为督师,移镇山海关,修建入海长城之「老龙头」,且于建后由内阁大学士杨嗣昌题字「宁海城」于「老龙头」城楼上,辽左得以粗安。崇祯三年(1630年),祖大寿、马世龙等诸将克复永平、遵化、迁安、滦州四城,明人史称“遵永大捷”。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清军攻大凌河,祖大寿坚守城池,命宋伟、吴襄救援,二将阵前不和,张春的援军也被击溃,祖大寿被逼杀何可纲而降清。明思宗因此罢孙承宗官。家居七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长城,犯保定,攻高阳。孙承宗年已75岁,率领全家子孙拒守,高阳城墙低矮,城破,一家四十余口皆壮烈战死。孙承宗被俘,望阙叩头,投缳而死。明思宗闻讯,追复其故官,给予祭葬。南明弘光帝时,予谥文忠。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予专谥忠定。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文耀,字养晦,号芝阳,湖广辰州府沅陵县人,民籍。湖广乡试第十九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三十五名,登三甲第九十名进士。初授铜梁知县,调任巴县,万历十一年十月考选,授浙江道试监察御史,升福建按察司佥事,十五年二月升贵州右参议,转左参议,十七年二月升云南按察司副使。二十三年十二月,起补广西苍梧兵备副使,二十六年九月调任府江兵备,二十七年八月任贵州监军道。升四川右参政,分巡上川东道,三十年闰二月升本省按察使,三十一年四月升四川右布政使,以平播州功,进左布政使。三十四年十二月考察不及去职。后起复云南右布政使,不就,寿八十卒,著有《二酉洞草》。
人物简介
维基
方承郁,字伯文,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民籍。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福建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授歙县知县,分校南闱,得周宗建等十馀人,以卓异擢南京兵部主事,转南京工部主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3—1620 【介绍】: 即朱翊钧。明朝皇帝。穆宗子。隆庆六年,穆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万历。初年,张居正以司礼监冯保为内助,排高拱而为首辅,以天下为己任,整顿武备,清丈田亩,实行一条鞭法,国势颇振。而神宗年少,颇以“大伴”(冯保)、“张先生”之约束为苦。万历十年十二月,张居正死未半年,即黜逐冯保。次年,追夺张居正官爵。此后,申时行当国,遇事迁就。言官对奏,空有抗直之声,其实徒争意气。万历中期,帝不临朝,不批答章疏,不补缺官,政事荒怠日甚。自二十四年起,遣宦官赴各地征税开矿,借此勒索。十余年间,民变迭起。帝宠郑贵妃,爱其所生福王朱常洵,以皇太后及群臣故,立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而夺嫡之疑时起。四十二年,福王赴洛阳就国,所给大量庄田,皆夺之民间,海内骚然。朝臣门户之见日深。其时后金(清)勃兴,辽东形势紧张。四十七年,杨镐四路之师覆败。军费匮乏,遂以辽饷为名,增赋三次。民穷财尽,内外交困,明之灭亡,征兆已见。死于四十八年七月,距甲申之变,不满二十四年。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神宗讳翊钧,穆宗长子,建元万历。在位四十八年崩,葬定陵。有集一卷。 (《野获编》:今上以冲圣御宇,张江陵相公进《帝监图说》以劝讲,内列「圣哲芳规」、「任愚覆辙」二项,以寓劲戒。自是益勤史学,更命进讲《贞观政要》。至十六年,阁臣进太祖御劄在内阁者,凡七十馀通。上命留内恭藏,因索累朝实录进览,阁臣对以实录成时,史臣俱会同焚稿于芭蕉园,人间并无底稿,惟皇祖世宗特建皇史宬以藏列圣实录宝训,但册样稍广,宜减为书册,庶便展阅,容令中书官誊进,陆续上呈。上允之。由是金匮石室之藏,俱登乙览矣。 于慎行《谷城山房集》:上初即位,好为大书,内使环立求书者,常数十纸;而外廷臣僚得受赐者,惟内阁讲臣而已。字画遒劲,鸾回凤舞。时圣龄十馀岁矣。丙子,张公位及慎行补入讲幄,上顾相君曰:「新讲官二人尚未赐与大字。」内使已濡墨俟,上遂大书二幅,赐位及慎行。字画比赐诸公者稍大,庄劲胜前。时御龄已十五矣。 《续玉笥诗谈》:司礼张维,蓟人也,少侍今上春宫。为予言上初学诗,咏新月云:「天边一轮月,其形光皎洁。可比圣人心,乾坤多照彻。」帝王气象,宛然二十字中。 钱谦益《列朝诗集》:上天藻飞翔,留心翰墨,每携大令《鸭头丸帖》、虞世南临《乐论》、米芾《文赋》以自随。《劝学诗》一章,御书赐太监孙隆刻石吴中者也。内府藏颜鲁公书《孝经》,命江陵相装潢题识,珠囊绨几,未尝一日去左右。丧乱之后,朝士以百钱买得之。鲁公法书精楷,俨如《麻姑仙坛》,每章有吴道子画,精彩映发,手若未触。天球琬琰,零落人间矣。)
人物简介
维基
朱文澜,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福建乡试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官至工部主事。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文奎,字聚五,福建侯官县人。福建乙酉科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六十九名进士。授东莞县知县,擢户部主事,晋郎中。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任浙江杭州府知府。历仕至广东按察司副使、广东右参政。
人物简介
简介
李睟光(1563年-1628年)是韩国朝鲜的文臣及外教官,性理学者,实学者和作家。字润卿,号芝峰,谥号文简。韩国性理学和实学及过渡期的人物。
人物简介
维基
袁茂英(1563年—1633年),字君学,号文海,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今属余姚市)人,明朝诗人、官员。袁枚六世祖。袁茂英生于慈溪县。出生官宦世家,曾祖袁载官至副使。万历十三年(1585年),袁茂英中式乙酉科浙江乡试第八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联捷丙戌科会试一百六十六名,廷试三甲一百六十二名进士,房师冯琦,观政礼部。擢刑部贵州司主事,二十二年五月与兵部主事江中信主考四川乡试,升任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夔州督学副使、山东副使。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调任广东提学副使,二十九年五月升右参政、海北南守道。三十五年三月调任四川右参政,三十八年四月复除湖广右参政兼佥事,四十年十一月升云南按察使,四十三年七月升云南右布政使。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时晦,号守梦、雪村,谥文肃。
人物简介
简介
郑经世(1563年—1633年),朝鲜王朝明宗(1545~1567在位)至仁祖(1623~1649)时期的学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同安人,字应萃,号同凡。天启五年进士。为吴县知县。苏州义民反对逮捕周顺昌,以激愤捽旗尉。文瑞曲为解谕,护顺昌出境,复捐俸倡助,为输诬赃。又为被杀之颜佩韦等五义士营葬,立石名五丈夫墓。旋致仕去。维基
陈文瑞(1563年—1646年),字应萃,号同凡,福建同安人,祖籍淮南固始(今河南),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陈文瑞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同年授吴县知县,五年间在勤政爱民,包括疏通学宫前的河道、提拔解元沈几与杨廷枢、劝阻朝廷在当地募兵。洞庭当地有称「天罡」的人联群作恶,他秘密缉捕归案,党羽散去;周顺昌得罪宦官惹祸,义民颜佩韦等数万人为其怨愤殴打锦衣卫校尉,陈文瑞就护送周顺昌出境,再捐出俸禄帮助对方。不久颜佩韦等为首五人被诛杀,他负责葬事并立石为记,号称「五丈夫墓」,吴县人称赞他有金刚手、菩提心之谣。因不愿意逢迎上级致仕;到隆武年间升任考功郎中,八十四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懋嘉,初名文羙,参议元复次子。万历甲午举人,仕至南大理寺司务。有《白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