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394,分627页显示  上一页  303  304  305  306  307  309  310  311  312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汪大猷(仲嘉 适斋 庄靖、文忠 )
沈长卿(文伯 审斋居士 )
洪遵(景严 小隐 文安 )
陈诚之(景明 崇国公 文恭 )
魏杞(南夫 世称 碧溪先生 文节 )
鲍彪(文虎 知命老人 )
赵彦端(德庄 介庵 )
邓文饶
释文尔( 李 )
陈尚文(质夫 漫翁 )
黄朴(文卿 )
句龙骧(文举 应祖 )
完颜雍(庙号 世宗 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帝、金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帝 别称 金世宗 乌禄 葛王 )
彭郁(文蔚 芗山漫叟 )
文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0—1200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仲嘉,号适斋。汪思温子。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礼部员外郎。兼庄文太子侍讲,多寓规戒。迁秘书少监,修五朝会要。兼崇政殿说书、给事中,孝宗每访以政事,多所建议。权刑部侍郎,以新旧刑法相抵牾,请降诏编纂,书成上进。出使金国,还改权吏部尚书。后知泉州,改隆兴府、江西安抚使。卒谥庄靖,一谥文忠。有《适斋存稿》等。
全宋诗
汪大猷(一一二○~一二○○),字仲嘉,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以父荫授江山尉。十五年,第进士。历婺州金华、严州建德县丞,知昆山县。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累官权刑部侍郎。七年,奉祠。起知泉州,改知隆兴府。以事落职,南康军居住。光宗绍熙二年致仕。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敷文阁学士,六年卒,年八十一。有《适斋存稿》,已佚。事见《攻愧集》卷八八《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致仕赠特进汪公行状》,《宋史》卷四○○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四八六一
汪大猷(一一二○——一二○○),字仲嘉,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绍兴七年,以父恩补官,授衢州江山县尉。登十五年进士第,授金华县丞,迁知昆山县。入朝为大宗丞兼吏部郎官,又兼吏部侍郎、太子左谕德、侍讲,迁秘书少监,修五朝会要。孝宗每访以政事,大猷多所建白,甚为孝宗所称,累迁兼吏部尚书。后出知泉州,改知隆兴府,为江西安抚使。因事罢职,后复为敷文阁待制,升学士。庆元六年卒,年八十一,谥文忠。著有《适斋存稿》、《备忘》、《训鉴》等书,惜皆不传。见周必大所撰《汪公神道碑》(《文忠集》卷六七),《宋史》卷四○○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沈长卿(?~一一六○),字文伯,号审斋居士,归安(今浙江湖州)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吴兴志》卷八○)。历临安府观察推官,婺州教授。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通判常州,改严州。二十五年因讪谤勒停除名,化州编管。三十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一六八、一八四)。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四一九七
沈长卿(?——一一六○),字文伯,号审斋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靖康初为太学生,上书言陈东事,劾李邦彦误国。建炎二年第进士,累官临安府观察推官、婺州州学教授。绍兴五年,除秘书省正字。十八年,通判常州,移严州。二十五年,以赋诗讥和议,编管化州。后复用,官至左朝奉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三十年,叶义问使金,辟为书状官,至燕而病,比还,卒于保州。著有《西汉总类》二十六卷、《春秋比事》二十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职官七○之九、职官七八之四五,《宋史》卷四七三《秦桧传》,《宋史翼》卷一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0—1174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景严,号小隐。洪适弟。以荫补承务郎。高宗绍兴十二年中博学宏词科。擢为秘书省正字。南宋词科中选即入馆,自遵始。父皓自金还,为秦桧贬谪,遵亦外放,通判常、婺、越三州。桧死,复入为正字,累官翰林学士。孝宗隆兴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累进资政殿学士。卒谥文安。好收藏历代钱币,通晓本朝翰苑故实。有《泉志》、《翰苑群书》、《小隐集》等。
全宋诗
洪遵(一一二○~一一七四),字景严,号小隐,鄱阳(今江西鄱阳)人。皓次子、适弟。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中博学宏词科,赐进士出身,为秘书正字。通判常、婺、越三州。二十八年,拜起居舍人,累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三十一年,知平江府。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拜同知枢密院事,以端明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乾道六年(一一七○),起知信州,徙知太平州,建康府、江东安抚使兼行宫留守。淳熙元年卒,年五十五,谥文安。有《小隐集》,已佚。清劳格所辑《小隐集》一卷,有文无诗。事见清洪汝奎《洪文安公年谱》,《宋史》卷三七三有传。今录诗十九首。
全宋文·卷四八五五
洪遵(一一二○——一一七四),字景严,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皓次子,适弟。绍兴十二年试中博学宏词科,赐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正字。南宋词科中选即授馆职,实自遵始。出通判常、婺、越三州,复入为正字,兼权直学士院,拜起居舍人,迁起居郎。二十九年,拜中书舍人。次年,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又次年,出知平江府。孝宗即位,拜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同知枢密院事。为言者所劾,解官奉祠。乾道六年,起知信州,徙知太平州,复徙知建康府,为江东安抚使兼行宫留守,累进资政殿学士。淳熙元年卒,年五十五,谥文安。其著述有《订正史记真本》(存)、《翰苑遗事》(存)、《翰苑群书》(存)、《泉志》(存)、《谱双》(存)、《洪氏集验方》(存)、《小隐集》等。见《宋史》卷三七三《洪皓传》附子遵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三七六
陈诚之,字景明,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一云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绍兴十二年进士第一,治诗赋。十三年除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十五年除秘书郎、祠部员外郎。除国子司业,后以礼部侍郎知泉州,召为翰林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迁知院。二十九年落职,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终端明殿学士,追封崇国公,谥文恭。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八,《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二,《宋史》卷三○、三一、一八三、二一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4 【介绍】: 宋寿州寿春人,字南夫。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以受经于赵敦临,移居明州鄞县,学者称碧溪先生。孝宗时以宗正少卿为金通问使,正敌国礼,损岁币。以不辱使命,乾道二年连擢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时孝宗锐意恢复,杞左右其论。因郊祀冬雷用汉制灾异策,罢相。出知平江府,为谏官王希吕劾罢。后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卒谥文节。
全宋诗
魏杞(一一二○~一一八三),字南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三十年,知泾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七)。三十二年,召为太府寺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一六)。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宗正少卿假礼部尚书使金(《宝庆四明志》卷九)。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除起居舍人,累迁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宋史》卷三三《孝宗纪》)。三年,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六年,起知平江府,被劾夺职。淳熙十年卒(《魏文节遗书》附录《魏丞相行状》),谥文节。有《山房集》三十卷、《三苏言行编》(《延祐四明志》卷五),皆佚。《宋史》卷三八五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四八七六
魏杞(一一二一——一一八四),字南夫,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登绍兴十二年进士第,知宣州泾县。召对,擢太府寺主簿,进丞,迁宗正少卿。出使金国,不辱使命,还迁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以灾异免相位,守左谏议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淳熙六年,授观文殿学士、知平江府。为言官所劾,夺职,遂告老,居碧溪,学者称碧溪先生。淳熙十一年卒,年六十四,追谥文节。传世之文仅数篇,后人编为《魏文节遗书》。见《宋史》卷三八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一作缙云人,字文虎。高宗绍兴中,为司封员外郎,请老致仕。笃学守道,精史学。有《鲍氏战国策注》、《杜诗注》、《书解》。
全宋诗
鲍彪,字文虎,龙泉(今属浙江)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绍兴二十六年(一一五六),以太学博士累迁司封员外郎(明成化《处州府志》卷一三)。有《战国策注》十卷等。事见清道光《缙云县志》卷一一。
全宋文·卷四○二九
鲍彪(一○九一——?),字文虎,自号知命老人,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建炎二年以甲科及第,处选调二十年。绍兴中历官左宣教郎、太常博士,迁守尚书司封员外郎。绍兴三十年,年七十,特授左奉议郎、守司封员外郎致仕。彪清介端悫,博物洽闻,著有《战国策校注》(存)、《杜诗注》、《书解》。见《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一○、职官七七之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一八二,《宋元学案补遗·别附》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1—1175 【介绍】: 宋宗室,字德庄,号介庵。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钱塘县簿,迁建州观察推官,知馀干县,为政简易。进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孝宗乾道间,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迁浙东提刑,官至朝奉大夫。工诗词。有《介庵集》、《介庵词》。
全宋诗
赵彦端(一一二一~一一七五),字德庄,号介庵,宋宗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调建州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为江南东路转运副使,六年,知建宁府、权发遣福建路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二○、二四,食货五九之四五)。有《介庵集》十卷,外三卷(《宋史·艺文志》七),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一《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今录诗三十三首。
全宋文·卷四八七九
赵彦端(一一二一——一一七五),字德庄,号介庵,宗室。绍兴八年进士,授临安府钱塘县簿,改建州观察推官,又判秀州。隆兴改元,除国子监丞,迁吏部员外郎,知江州,迁右司员外郎,除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寻假户部尚书,迁太常少卿。乾道六年,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淳熙二年卒,年五十五。有文集十卷、《介庵词》一卷(存)。见韩元吉撰《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南涧甲乙稿》卷二一)。
邓文饶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五七九
邓文饶,绍兴十五年尝以敕令所删定官差充点检试卷官,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八。
释文尔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文尔。福州长溪人。姓李氏。十一辞亲出家。十六为僧。十七受戒。十八裹足游禅会。参月庵果公。无所入。忘寝与食。疮痏遍体。抱膝危坐。每闻五更钟声。辄骇汗曰。又过一日矣。后因触物有省。入为侍者数年。游庐陵。为众迫请。住吉水清凉院。徙兴国之梵山。宁都之桃林。绍兴二十一年。郡守李子扬。初至。严峭寡与。独有契于师。迎住报恩。报恩望刹。栋宇久隳。法席不振。赣民赀少啬施。师接以诚悫。咸竭其力。堂搆像设次第一新。丛林成矣。会齐述婴城叛。缁素宵溃。师曰。我去寺必墟。止不动。阅百二十日。贼欲屡纵火加害。师随机解免。舍匿士庶千计。皆赖以全。居十年。引疾求去。遂移庆云。地僻而用足。异时主者。自殖而已。师至。改造三门。规创殿宇。理事兼举。老而弥笃。一日与门人行西圃。指寻丈曰。此存以待我。未几坐亡。实乾道二年冬也。报龄四十六。坐三十一夏。门人葬师所示之地。丞相周必大。为石上之文。谓师住报恩时。妙喜杲公。与无垢张公。同时北归。士大夫日往参请。师初无言说。妙喜独谓无垢。是人所得端实。不可忽也。予闻斯语。然后知师。故以钝为利者。自是益思与之游。而宦牒推移。会合之日殊少。去冬。师有过予意。方报有书。而师没矣。其为时贤歆慕。如此。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尚文,字质夫,号漫翁,休宁(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举特科(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仕止簿尉。以杜鹃诗知名,人号陈杜鹃。有《漫翁集》,已佚。事见《新安文献志·先贤事略上》、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文卿。黄硕孙。以荫补官。调阳江尉,改秩宰安溪,兴学课农。高宗绍兴中通判福州,檄摄韶州,不就而归。
全宋诗
黄朴,字文卿,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硕孙。高宗绍兴中以荫补广州怀集尉,调阳江尉。三十一年(一一六一),知安溪县。历通判邵武、福州。事见明嘉靖《安溪县志》卷三。
句龙骧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 【介绍】: 宋荣州荣德人,字文举,小名罗汉保,小字应祖。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曾与朱熹同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1189 【介绍】: 即金世宗。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乌禄,改名雍。太祖孙,完颜宗辅子。封葛王。海陵正隆六年,乘海陵攻宋之机,在辽阳即位,改元大定。旋至中都,海陵亦为将士所杀。镇压移剌窝斡等起事,与宋议和,为叔侄之国。禁女真人改汉姓及学南人衣冠。屡次括田,拨给猛安、谋克户。在位二十八年。时号小尧舜。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彭郁,字文蔚,号芗山漫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预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解试。事见宋林表民《天台续集别编》卷三、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文若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任潼川府知府兼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