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394,分627页显示 上一页 306 307 308 309 310 312 313 314 315 下一页
陈居仁(字 安行 号 菊坡先生 文懿 )
何坦(字 少平、一叟、韦轩 号 西畴 文定 )
朱熹(世称 朱子、朱夫子、紫阳朱文公、建阳文公、紫阳朱子 别称 朱文公、紫阳先生、紫阳、云谷老人、考亭 字 元晦、仲晦 号 晦庵、晦翁、遁翁、沧洲病叟、考亭先生、溯翁 文 )
王寂(字 元老 文肃 名 士 )
杨振文
费文达
任文荐(字 远流 )
完颜文(名 胡剌 荆王 )
艾钦文
陆九龄(字 子寿 世称 复斋先生 文达 别称 二陆 )
张曰文
李仲文
潘修(字 文叔 )
王之奇(字 能甫 )
其它辞典(续上)
赵雄(字 温叔 文定 )陈居仁(字 安行 号 菊坡先生 文懿 )
何坦(字 少平、一叟、韦轩 号 西畴 文定 )
朱熹(世称 朱子、朱夫子、紫阳朱文公、建阳文公、紫阳朱子 别称 朱文公、紫阳先生、紫阳、云谷老人、考亭 字 元晦、仲晦 号 晦庵、晦翁、遁翁、沧洲病叟、考亭先生、溯翁 文 )
王寂(字 元老 文肃 名 士 )
杨振文
费文达
任文荐(字 远流 )
完颜文(名 胡剌 荆王 )
艾钦文
陆九龄(字 子寿 世称 复斋先生 文达 别称 二陆 )
张曰文
李仲文
潘修(字 文叔 )
王之奇(字 能甫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1193 【介绍】: 宋资州人,字温叔。孝宗隆兴元年省试第一。虞允文荐于朝,除秘书省正字。极论恢复,合帝意,除中书舍人。使金,不辱命,金人谓之“龙斗”。淳熙中累官参知政事,进右丞相。有言其私里党,遂放外任,改知江陵府。光宗即位,上万言书陈正朝廷之道,授宁武军节度使,进卫国公,改帅湖北。以判隆兴府终。谥文定。全宋诗
赵雄(一一二九~一一九三),字温叔,资州(今四川资中)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乾道五年(一一六九),召对称旨,手诏除正字。极论恢复,未满岁擢至中书舍人。丁母忧,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起为礼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五年,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出为四川制置使,改知江陵府。光宗即位,改帅湖北。疾甚,改判资州,又除潼川府,改隆兴府。绍熙四年卒,年六十五,谥文定。《宋史》卷三九六有传。全宋文·卷五三九○
赵雄(一一二九——一一九三),字温叔,资州(治今四川资中)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虞允文宣抚四川,辟为干办公事,后荐于朝。乾道五年,除正字。一岁中历右史、舍人及中书舍人。淳熙二年,除礼部侍郎,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十一月,同知枢密院事。五年三月,擢参知政事,十一月,拜右丞相。出为四川制置使,改泸南安抚使,改知江陵府。光宗立,进卫国公,帅湖北,以疾改判资州,又除潼川府,改隆兴府。绍熙四年卒,年六十五。嘉定二年,谥文定。见《宋史》卷三九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1197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安行,号菊坡先生。陈膏子。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为管库兼检讨官。随魏杞使金,从容成礼。迁将作监丞,进秘书丞,论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以集英殿修撰知鄂州,筑长堤捍江。进焕章阁待制,移建宁府,岁饥,出储粟平其价。守镇江,大旱,区画有方,所存活数万计。再进华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卒谥文懿。有诗文杂著及奏议制稿等。全宋文·卷五三八三
陈居仁(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安行,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中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乾道中,累官迁将作监丞,转国子丞。九年,进秘书丞。淳熙中,权礼部郎官。出知徽州。转朝议大夫兼权度支,又兼权礼部。即授枢密院检详文字,寻为右司,迁左司,又迁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事,历兼左藏诸库。十三年,迁起居郎,寻兼详定一司敕令兼权中书舍人。以集英殿修撰知鄂州。进焕章阁待制,移建宁府。加宝文阁待制、知福州。再进华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庆元三年卒,年六十九。见楼钥《华文阁直学士奉政大夫致仕赠金紫光禄大夫陈公行状》(《攻愧集》卷八九),《宋史》卷四○六《陈居仁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昌军广昌人,字少平,号西畴。孝宗淳熙五年进士。历官靖州、江陵府教授,知将乐县。擢知连州,以善治闻。累迁宝谟阁学士,出为广东提刑,杜绝请托,洗冤泽民,以清廉为岭南首称。卒谥文定。有《西畴常言》。全宋诗
何坦,字一叟,一字韦轩(《石洞贻芳集》卷一),东阳(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宜黄尉,与知县不协,罢归象山。事见清道光《东阳县志》卷一七。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六五二二
何坦,字少平,号西畴,建昌军广昌(今江西广昌)人。少贫好学,淳熙中登进士第,历靖州、徽州、江陵府学教授,知将乐县,擢知连州,以善治闻。累迁宝谟阁学士,出为广东提刑,以清廉为岭南称首。卒谥文定。著有《西畴常言》一卷(存)。见《文溪存稿》卷三《西畴常言序》,弘治《徽州府志》卷四,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一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九,《宋诗纪事》卷五六,《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1200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阳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遁翁、沧洲病叟,别称紫阳、云谷老人。朱松子。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为同安主簿。孝宗淳熙中,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时浙东大饥,乃单车按行境内,救荒革弊。光宗时历知漳州,任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以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落职罢祠。卒后追谥文。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主持白鹿洞、岳麓书院,讲学五十余年,弟子众多。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曾被韩侂胄视为伪学,加以禁止。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全宋诗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溯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孝宗朝,历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伪学党禁,落职罢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谥文。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著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注》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事见《勉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为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朝鲜本)等。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一、十二卷。词学图录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谥文。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理学家。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通鉴纲目》等,词有《晦庵词》。全宋文·卷五四二八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今福建尤溪)。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还家,著书讲学达二十馀年。淳熙五年,知南康军。在任期间,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八年,就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绍熙元年,知漳州。四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这期间修复了岳麓书院。五年,诏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同年被罢免,回到福建考亭,主讲紫阳书院,又别称考亭、紫阳,继续著书立说。庆元六年病逝,年七十一。朱熹一生做官时间很短,主要从事于著书讲学。他上承二程的学说,又加以阐释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朱熹著述甚富,计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上蔡先生语录》三卷,《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近思录》十四卷,《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太极图解》注一卷,《通书解》一卷,《伊洛渊源录》十四卷,《诗集传》八卷,《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楚辞集注》八卷,《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等,俱存世。事见黄干《朱先生行状》(《勉斋集》卷三六,《宋史》卷四二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蓟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进士。世宗大定初,为太原祁县令,调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迁通州刺史,兼知军事。累官中都路转运使。以诗文名。有《拙轩集》。中州集
寂字元老,蓟州玉田人,糸出三槐。父础,字镇之,国初名士,仕至归德府判官。元老天德三年进士,兴陵朝以文章政事显,终于中都路转运使,寿六十七,谥文肃。有拙轩集、北迁录传于世。三子钦哉、直哉、邻哉,俱为能吏。元老专于诗,有云:生涯贫到骨,家具少于车。元夕感怀云:残梦关河鳌禁月,旧游灯火马行春。留别郭熙民云:五年风雪黄州闰,万里关河渭水秋。与涿郡先主庙诗:当年竹马戏儿曹,笑指楼桑五丈高。故国神游得无恨,坏垣风雨夜萧骚。人共传之。行记载其先人鸡山一诗云:记得垂龆此地游,鸡山孤立水平流。而今重过山前路,山色青青人白头。予谓诗固佳,恨其依仿苏才翁太甚耳。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六七
杨振文,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三十一年知洪州奉新县。见乾隆《奉新县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年(1160)任夔州路转运副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2 【介绍】: 金宗室,本名胡剌。完颜宗望子。海陵王时,累官昌武军节度使。世宗大定间,任大名尹,封荆王。多不法,坐是夺爵降官。既失职,居常快怏,造兵仗谋反,事觉,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润州丹徒人。通医术。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大疫流行,其视證得症结所在,遂置锜釜煮药于庭,救活者不可胜计。平生治病救人事甚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2—1180 【介绍】: 宋抚州金溪人,字子寿,学者称复斋先生。陆九渊五兄。独尊程氏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淳熙元年,为兴国军军学教授。主庐陵义社,调度屯御有法。后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卒。谥文达。治家有法,与弟九渊相为师友,讲学鹅湖,时号“二陆”。有《复斋集》。全宋诗
陆九龄(一一三二~一一八○),字子寿,学者称复斋先生,金溪(今属江西)人。九渊五兄。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与弟九渊讲学鹅湖,互为师友,时称二陆。淳熙七年授全州教授,卒,年四十九(《象山集》卷二七《全州教授陆先生行状》)。著《复斋集》,已佚。《宋史》卷四三四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九五
张曰文,隆兴时天庆观道士。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二年(1162)任惠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一作袁州萍乡人,字文叔。年十七领乡举,入京献书宰相张浚,浚奇之。孝宗隆兴初以累举特奏名。谓中兴与创业同宜法太祖,乃稽求国史类录为《太祖圣谈纂要》及陈时务六事。后参广西军事,镇压洞民李楫,著《郁林纪事》。又上言二广通贩盐法事宜,与当国者异,格其赏不行。致仕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阳人,字能甫。王庶子。以父任补京秩。高宗绍兴中为秦桧构狱,以毁谤朝政罪除名,编管梅州。孝宗初知光化军,历知兴元兼利州路安抚。乾道八年赐进士第,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次年罢为淮南安抚使,知扬州。在镇三月而罢,领祠西归,卒于途。有《易传》及奏议。全宋诗
王之奇(?~一一七三),字能甫,庆阳(今属甘肃)人。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父任补京秩。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知光化军。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除淮南转运判官。三年,改利路漕运使兼四川宣抚使参议官。四年,以直秘阁安抚利州两路兼知兴元府。八年,赐进士第、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九年,除资政殿学士、淮南安抚使兼知扬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一一三),卒。事见《定斋集》卷一四《故端明殿学士王公行状》。全宋文·卷四六七二
王之奇(?——一一七三),字能甫,庆阳府(治今甘肃庆城)人,王庶子。绍兴初以父荫授京秩,后庶贬道州卒,之奇亦谪居梅州十馀年。二十五年,甄叙元官,调泸南钤辖司干官。入朝,权户部左曹郎官。出权知阆州,除淮南转运判官。乾道三年,虞允文辟为四川宣抚司参议官,安抚利州两路、知兴元府。再入为权兵部侍郎兼侍讲。八年,赐进士及第,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次年正月解机政,知扬州,在镇三月而罢,奉祠西归,卒于途次。之奇长于《易》,有《易传》及奏议各若干卷。见蔡戡《故端明殿学士王公行状》(《定斋集》卷一四),《南宋书》卷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