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394,分627页显示 上一页 545 546 547 548 549 551 552 553 554 下一页
黄景源(字 大卿 号 江汉 文景 )
宋德相(字 叔咸 号 果庵 文简 )
宋文钦(字 士行 号 閒静堂 )
任圣周(字 仲思、敬仲 号 鹿门 文敬 )
刘纶(字 奋涵、慎涵 号 绳庵 文定 )
嵇璜(字 尚佐、黼廷 号 拙修 文恭 )
李瀚(字 文澜 )
李象靖(字 景文 号 大山、晚修下士 文敬 )
舒赫德(字 明亭 文襄 )
葛鑨裔(字 允文 号 怡园 )
观保(字 伯容 号 补亭、蕴玉 文恭 )
鹤年(字 芝仙 号 鸣皋 文勤 )
俞文漪(字 简中 号 涤泉 )
奉宽(字 彰民 号 栗斋、硕亭 文勤 )
其它辞典(续上)
金文淳(字 质夫 号 金门 )黄景源(字 大卿 号 江汉 文景 )
宋德相(字 叔咸 号 果庵 文简 )
宋文钦(字 士行 号 閒静堂 )
任圣周(字 仲思、敬仲 号 鹿门 文敬 )
刘纶(字 奋涵、慎涵 号 绳庵 文定 )
嵇璜(字 尚佐、黼廷 号 拙修 文恭 )
李瀚(字 文澜 )
李象靖(字 景文 号 大山、晚修下士 文敬 )
舒赫德(字 明亭 文襄 )
葛鑨裔(字 允文 号 怡园 )
观保(字 伯容 号 补亭、蕴玉 文恭 )
鹤年(字 芝仙 号 鸣皋 文勤 )
俞文漪(字 简中 号 涤泉 )
奉宽(字 彰民 号 栗斋、硕亭 文勤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大卿,号江汉,谥文景。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叔咸,号果庵,谥文简。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士行,号閒静堂。
人物简介
简介
任圣周是一位朝鲜李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字仲思,号鹿门。朝鲜咸兴人,祖籍丰川。出身两班即士族地主阶级,曾任地方官吏,后退隐于公州鹿门,从事学问研究。一生写了许多著作,大部遗失,仅存《鹿门集》26卷,主要哲学著作有《鹿庐杂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1—1773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奋涵,号绳庵。乾隆元年以廪生举鸿博,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与刘统勋有“南刘北刘”之称。卒谥文定。工诗古文。有《绳庵内外集》。晚晴簃诗汇·卷七十一
刘纶,字慎涵,号绳庵,武进人。诸生。乾隆丙辰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赠太子太傅,谥文定。有《绳庵内外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1—1794 【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字尚佐,一字黼廷,晚号拙修。嵇曾筠子。雍正八年进士。少时从父视察河工,熟悉情况。乾隆间历南河、东河河道总督。四十六年,观察河情,谓必改归山东入海,请乘决河之势,挽全河北之流,时不能用。晚年加太子太保,为上书房总师傅。卒谥文恭。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七
嵇璜,字尚佐,一字黼廷,晚自号拙修,长洲人。雍正赓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乾隆庚戌重宴琼林。赠太子太师,谥文恭。有《锡庆堂诗集》。维基
嵇璜(1711年—1794年),字尚佐,晚号拙修,江南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水利专家。嵇曾筠之子,父子皆长于治河。嵇璜祖父嵇永仁是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僚。三藩之乱时,嵇永仁、范承谟被耿精忠所杀。其父嵇曾筠是雍正年间副总河、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嵇璜幼聪慧,读《禹贡》曰:“禹治水皆自下而上。盖下游宣通,水自顺流而下。”在场的长者皆惊为天人。雍正八年(1730年),嵇璜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曾随其父习河工,帮办河务。乾隆九年(1744年)奉命视察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治水工程。乾隆十八年(1753年),黄淮水涨,上宣防八事,提出固堤与宣泄相结合。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授江南河道副总督。乾隆二十九年,丁母忧。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守丧结束后署礼部尚书,不久实授。同年七月,再度出任河东河道总督。乾隆三十三年九月(1768年),授工部尚书,罢直南书房。不久因故左迁左副都御史。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迁工部侍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新擢升尚书,调兵部。乾隆四十年(1775年),再调工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调吏部,协办大学士。乾隆四十四年(1770年)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夏天,黄河青龙岗段决口,氾滥成灾,嵇璜曾提出让黄河重返山东故道的建议,未获准,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最后竟自行返山东故道。乾隆四十七年(1773年),加太子太保,在上书房总师傅上行走。因年老,获准日出后入朝,获赐玄狐端罩,并为汉大臣领班。乾隆五十年(1776年)正月,赴千叟宴。次年以年老乞休,乾隆帝赐诗慰留。乾隆五十五年四月,嵇璜中进士已年过六十年,重与恩荣宴。嵇璜多次随从帝南巡,乾隆常有诗歌赠答唱和。因乾隆帝同岁,在八十寿辰前,特意上奏将其生日从六月改到乾隆帝万寿节后。乾隆帝嘉许嵇璜“知礼”,代定为八月十九日,并赐诗及联榜、上方珍玩以示恩宠。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七月,嵇璜病卒,年八十四,乾隆帝命皇八子祭奠,赠太子太师,赐祭葬,谥文恭。《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1—1775 【介绍】: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文澜。雍正十年举人,充景山官学教习。乾隆间历官山东荣城知县、兖沂曹道。所至不扰,民筑李堤以颂之。官至云南巡抚,卒于途。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景文,号大山、晚修下士,谥文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1—1777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舒穆鲁(一作禄)氏,字伯雄一作伯容,别字明亭。徐元梦孙。生于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自笔帖式授内阁中书。乾隆间,从征金川,平定准、回二部,宣抚来归之土尔扈特部,有功。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襄。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葛鑨裔,字允文,号怡园,安徽巢县人。乾隆辛酉拔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6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字伯容,号补亭,索绰络氏。乾隆二年进士,授编修。以文章受知于帝。多次典贡举。累迁至礼部尚书。后以事左迁革去顶戴,仍在阿哥书房行走。四十一年卒,加都御史衔。有《补亭诗稿》。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观保,字伯容,号补亭,满洲旗人。乾隆丁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尚书,罢再起,授左都御史。谥文恭。维基
观保(1711年—1776年),字伯容,号补亭、蕴玉,索绰罗氏,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籍吉林长白县。进士出身。工书法。乾隆元年(1736)丙辰顺天乡试举人,乾隆二年丁巳恩科二甲五名进士(时隶内务府正白旗鄂礼管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进士》;与堂弟德保 (清朝)乡试、进士均同年),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乾隆六年,充云南乡试正考官。历任安徽学政、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南书房上书房行走,乾隆三十年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充殿试读卷官。乾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庚申,接替永贵,担任清朝礼部尚书兼镶白旗蒙古都统,后革,由永贵接任。三十六年三月充会试副考官,五月充国史馆副总裁。仍在阿哥书房行走。乾隆四十一年卒,谥文恭。《钦定八旗通志:大臣传二十九》卷163有传。有《补亭先生遗稿》(法式善辑录)。参与编写《石渠宝笈》初编(1745),参与恭注《御制圆明园图咏》(参与恭注者有鄂尔泰、张廷玉、汪由敦、梁诗正、钱陈群等),楷书卷《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现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编纂《钦定太常寺则例》,参与编纂《西清古鉴》。侍值内廷(南书房上书房行走)时,与其他七位翰林同事载入《澄怀八友图》(汪由敦作《澄怀八友图记》,录入张廷玉《皇朝词林典故》;澄怀园位于圆明园东南角外,系为南书房和上书房词臣所设的寓所,俗称翰林花园,但观保不在其中居住)。
人物简介
维基
鹤年(1711年—1758年),字芝仙,号鸣皋,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历任广东、山东巡抚、两广总督等职,进士出身。鹤年先祖世居阿库里,其七世祖胡成额跟随族人奇穆雅于后金初年归附。鹤年之父春山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盛京兵部侍郎。鹤年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出身,选庶吉士,授检讨,兼管公中佐领,三次升迁至内阁学士。十五年(1750年),升任仓场侍郎,因北京米贵,疏请北京、通县俸饷米提前半月支放。十八年(1753年),弹劾坐粮厅郎中绰克托刚愎自用,绰克托被因此夺官。又奏,“通州南仓建自明天顺间,后并入中仓。雍正间,复分为二,与西仓分贮漕白米。臣见中西仓足敷收贮,请裁南仓归并中西仓。”被乾隆帝准许。乾隆十九年(1754年),鹤年升任广东巡抚。提出平米价,严保甲,缉窃盗案,禁私铸、私雕等一系列举措。乾隆帝对此告诉鹤年,“诸凡行之以实,持之以久。勉之!”不久,鹤年上疏提议让化州府石城县把当地民众缴纳给官府的谷物碾成米来供给海安营兵;又提出将海阳蔡家园的土堤改为灰墙,鹤年自请捐出俸禄以倡导此项修筑。二十一年(1756年),鹤年奏言,“番禺、花、阳春诸县征收兵米,有所谓厨房米、官眷米,相传起于明代籓府。后为旗营武职俸米,凡万二千馀石,必细长洁白,产少价昂,甚为民累,应请禁革。”乾隆帝对此表示嘉许。同年,调任山东巡抚。鹤年上报济宁、鱼台、金乡、滕、峄等州县的积水灾害,乾隆帝命其留心抚恤。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南巡,鹤年迎驾,奏请为受灾地区免赋税,同时表示济宁等五州县积水尚未清理完毕。乾隆帝以江南宿虹、灵壁,河南永城、夏邑,皆有积水,命侍郎裘曰修会同督抚筹划疏通水灾事宜。七月,鹤年升任两广总督,然而奏请暂留任山东治水,乾隆帝回复道,“览奏,具见良心。然朕以无人,不得不用汝。汝仍遵前命。”同年十月,又命鹤年以总督衔管山东巡抚事,管理治水工程,其先疏通伊家河、清理河道淤泥等提议皆被乾隆帝所采纳。十二月,伊家河疏通工作完工。鹤年再度献策道,“运河淤浅处分段筑坝,测量纤路,多民居。草土屋原售,给价拆除;瓦屋不原售,量将纤路加宽。被水民田速为疏消,俾为种麦;应修桥梁,察有解江馀石应用,不使估报买采。”乾隆帝以“实心经理,不负任使”八个字表示赞许。不久,鹤年病卒,获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入祀贤良祠,赐祭葬,谥文勤。鹤年之子桂林,也曾担任两广总督。
人物简介
维基
俞文漪(1712年—1788年),字简中,号涤泉,福建长汀县人,同进士出身。雍正十一年(1733年),登癸丑科进士,累官吏部郎中,外放浙江嘉兴府知府,迁温州府知府。乾隆二十年(1755年),率众重修建讲堂,命府学教授王执玉兼长教事,规制一新。居官清惠;捐廉赈恤,会征缅匪。平反疑狱绩彰。民誉“万家生佛”。因保荐属吏不当,左迁贵阳,历署思南等州府,平反疑狱。以年老乞休,家贫不能归,获聘主铜江书院讲席。卒年七十六,门下士王希禹等为之含殓,归葬大埔。著有《涤泉诗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七
奉宽,字彰民,号栗斋,又号硕亭,满洲旗人。乾隆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兵部侍郎。赠尚书加太师,谥文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