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斜视(斜視)  拼音:xié shì
1.斜著眼睛看。南朝梁。何逊〈七召。声色〉:「托斜视于遗簪,寄含情而举扇。」
2.一种眼病。当注视目标时,一眼直视,另一眼斜向一方,多由眼肌失衡所造成。常见的有内斜视和外斜视。也称为「斜眼」。
《漢語大詞典》:斜视眼(斜視眼)
患有斜视眼病的眼睛。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 长太爷 一面剔着牙,一面和一个人说着话。那人不住地霎着那双斜视眼。”
分類:眼睛
《國語辭典》:内斜视(內斜視)  拼音:nèi xié shì
病名。因眼球的视轴神经相交,引起一眼或两眼的瞳孔向中间倾斜。有的是先天遗传,也有的是因第六条脑神经麻痹而来,可由手术或矫正来治疗。也称为「对眼」。
《國語辭典》:目不斜视(目不斜視)  拼音:mù bù xié shì
眼睛不向旁边看。比喻专注于某事;形容态度正经不苟。如:「老师讲解时,他目不斜视的注视著黑板上的文字。」「不管跟谁讲话,他总是目不斜视的看著对方。」
《國語辭典》:目不邪视(目不邪視)  拼音:mù bù xié shì
目光正视,不看不该看的事物。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