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断后(斷後)  拼音:duàn hòu
1.断绝子嗣或后续者。如:「他家中独子意外身亡,就此断后了。」晋。潘岳 西征赋:「国灭亡以断后,身刑轘以启前。商法焉得以宿,黄犬何可复牵。」
2.殿后阻断敌人来追击。《文明小史》第五六回:「把围登时解了,分作两队,作前后应敌之势,一队向外边打,自行断后,一队向里边打,回救主营。」
《漢語大詞典》:先断后闻(先斷後聞)
谓先处理后奏闻。北史·宇文护传:“ 护 第屯兵禁卫,盛於宫闕,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
分類:奏闻
《国语辞典》:拦前断后(拦前断后)  拼音:lán qián duàn hòu
原指宋代皇帝御驾出巡时,拦前断后的使者。见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四孟驾出》。后形容人言语果断明白,详细周备。如:「这人说话拦前断后,让你没有转圜馀地。」
《漢語大詞典》:拒后(拒後)
犹断后。三国志·蜀志·张飞传:“ 先主 闻 曹公 卒至,弃妻子走,使 飞 将二十骑拒后。”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拒后,即古之殿也。”
分類:断后
《國語辭典》:藕丝(藕絲)  拼音:ǒu sī
1.莲的地下根及花梗中皆有的丝状物。本是螺旋导管的次生细胞壁,破坏即成丝状。
2.与藕色相类的颜色。唐。李贺〈天上谣〉:「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國語辭典》:合后(合後)  拼音:hé hòu
军队中的后卫。《水浒传》第三九回:「阎罗大王做先锋,五道将军做合后。」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今夏侯惇统领兵来索战,谁做先锋?谁做合后?」
《國語辭典》:桩子(樁子)  拼音:zhuāng zi
一端埋在土中的柱形物。如:「在这儿打个桩子做界标。」
《國語辭典》:断口(斷口)  拼音:duàn kǒu
物体碎裂时的破裂面。如:「不同的矿物有不同形状的断口,可用来判断矿物种类。」
《国语辞典》:阻援  拼音:zǔ yuán
阻断后援。如:「我方阻援成功,敌军陷入断粮危机。」
《国语辞典》:补救教学(补救教学)  拼音:bǔ jiù jiào xué
1.为使能力较差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够克服其学习的困难,所实施的特别教学。
2.学生学习困难原因经诊断后,所实施的补救和辅导工作。
《國語辭典》:断面(斷面)  拼音:duàn miàn
物体被切断后,所呈现的表面。亦作为「剖面」。
《國語辭典》:剖面  拼音:pǒu miàn
物体被切断后,所呈现的表面。如:「横剖面」、「纵剖面」。也称为「断面」、「截面」、「切面」。
《國語辭典》:截面  拼音:jié miàn
物体被切断后,所呈现的切面。也称为「剖面」。
《漢語大詞典》:萝藦(蘿藦)
植物名。一名芄兰。多年生蔓草,茎折断后有汁如乳。子附长毛。如白绒。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萝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