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断后(斷後)  拼音:duàn hòu
1.断绝子嗣或后续者。如:「他家中独子意外身亡,就此断后了。」晋。潘岳 西征赋:「国灭亡以断后,身刑轘以启前。商法焉得以宿,黄犬何可复牵。」
2.殿后阻断敌人来追击。《文明小史》第五六回:「把围登时解了,分作两队,作前后应敌之势,一队向外边打,自行断后,一队向里边打,回救主营。」
《漢語大詞典》:先断后闻(先斷後聞)
谓先处理后奏闻。北史·宇文护传:“ 护 第屯兵禁卫,盛於宫闕,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
分類:奏闻
《国语辞典》:拦前断后(拦前断后)  拼音:lán qián duàn hòu
原指宋代皇帝御驾出巡时,拦前断后的使者。见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四孟驾出》。后形容人言语果断明白,详细周备。如:「这人说话拦前断后,让你没有转圜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