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斩绝(斬絶)
(1).陡峭貌。 宋 苏洵 《忆山送人》诗:“累累斩絶峯,兀不相属联。”
(2).形容语气锋芒毕露,不留馀地。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絶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雍容和缓,而不为斩絶之言。”
(3).界限分明貌。 唐 陆龟蒙 《记锦裾》:“始如不可辩别,及諦视之,条段斩絶分画,一一有去处。”
(4).干脆利落貌。《水浒后传》第十八回:“兄弟你真是好汉子,每事做得斩絶!” 萧军 《八月的乡村》三:“‘同志们--一切要听我的口令。’ 铁鹰 队长说话总是这样斩绝。”
(5).斩断;断绝。 清 李渔 《三与楼》第二回:“他见新的图不到手,旧的又怕回赎,少不得要生毒计,斩絶我的宗祧。”
《漢語大詞典》:横决(横決)
(1).谓大水冲破堤岸横溃而出。宋史·河渠志一:“其竹索,皆埋巨木於岸以维之。遇 河 之横决,则復增之,以补其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贾鲁河故道:“况挑筑於此,能保不横决於彼?”
(2).断裂;断绝。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夫本末舛逆,首尾横决,国制抢攘,非有纪也,胡可谓治?”横,一本作“ 衡 ”。 清 魏源 《孟子年表考·适齐》:“凡在 赧王 初年者一切奋臆移而上之,首尾横决,几无完筴。”
(3).比喻事态发展冲破常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过摽梅之年,而不为之择配偶,鬱而横决,罪岂独在此婢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夫亦曰专制政体之不可以为国,非有横决之举,终不能脱此专制羈絏之下也。” 邹韬奋 《萍踪忆语》七:“工潮澎湃,各‘大亨’心惊胆战,不得不暂时有些让步,因为他们也怕横决不可收拾,于他们是究竟更不利的。”
《國語辭典》:斩决(斬決)  拼音:zhǎn jué
1.执行斩首的刑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凡是钉封文书,总是斩决要犯的居多。」
2.背弃断绝。汉。扬雄〈博士箴〉:「秦作无道,斩决天纪。」
《漢語大詞典》:委绝(委絶)
(1).衰亡,衰败。委,通“ 萎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战代以来,弃德务功,铭辞代兴,箴文委絶。” 唐 李白 《拟恨赋》:“恨桃李之委絶,思君王之有违。”
(2).引申为憔悴,衰老。 唐 杜甫 《晚晴》诗:“汩乎吾生何飘零,支离委絶同死灰。”
(3).断绝。周书·刘璠传:“遡 河 阴而散漫,望 衡 阳而委絶。”
《漢語大詞典》:画断(畫斷)
割断;断绝。 唐 李翱 《答独孤舍人书》:“一二年来,往还多得官在京师,既不能周遍,又且无事,性颇慵懒,便一切画断,祇作报书。” 宋 陆游 《稽山农》诗:“利名画断莫挂口,子孙世作 稽山 农。”
分類:割断断绝
《漢語大詞典》:绝息
断绝;停止。史记·秦始皇本纪:“阐并天下,甾害絶息,永偃戎兵。”《汉书·贾山传》:“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而使后世不絶息。”隋书·循吏传·刘旷:“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分類:断绝停止
《漢語大詞典》:割绝(割絶)
断绝;割断。《三国志·蜀志·杜微传》:“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絶,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何典》第五回:“﹝ 雌鬼 ﹞咬紧牙牀骨,伸直后脚,死割絶了。”
分類:断绝割断
《國語辭典》:梗阻  拼音:gěng zǔ
阻挡、断绝。清。梁章钜《归田瑱记。卷一。丙午丁未》:「然时已梗阻,厦门值林爽文之变,留滞年馀,始得归里。」
《漢語大詞典》:遏佚
断绝;丧失。书·君奭:“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 孔 传:“惟众共存在我后嗣子孙,若大不能恭承天地,絶失先王光大之道,我老在家则不得知。”汉书·王莽传上引作“遏失”。
分類:断绝丧失
《漢語大詞典》:眇绝(眇絶)
断绝。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 多逊 窜逐后,万里相望,声迹眇絶。”
分類:断绝
《漢語大詞典》:屏断(屏斷)
断绝。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及余邸寓山中,深谷枯田,林莽塞目,鱼虾屏断,鲜适莫搆,惟野葱苦蕒,红米作炊。”
分類:断绝
《漢語大詞典》:暌绝(暌絶)
断绝;隔绝。 宋 陈瓘 《论蔡京》:“自今观之, 京 之所以与 惇 暌絶者,为国事乎?为己事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八十老瞽,与世暌絶,何处知佳人消息?”
分類:断绝隔绝
《漢語大詞典》:终斩(終斬)
终结;断绝。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序:“ 孝陵 之泽,三百年而终斩乎!”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吾信吾国命未必即此终斩,种性未必由此长沦也。愿我国民,善自为之。”
分類:终结断绝
《漢語大詞典》:斩删(斬删)
断绝;割除。 续范亭 《绝命诗》之五:“灭却虚荣气,斩删儿女情。”
分類:断绝割除
《漢語大詞典》:樔绝(樔絶)
断绝;截断。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美连娟以脩嫮兮,命樔絶而不长,饰新宫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 颜师古 注:“樔,截也,音子小反。” 王先谦 补注引 沈钦韩 曰:“《甘誓》作‘勦絶’。” 清 毛奇龄 《赵少府墓志铭》:“ 蜀 人血肉溉地,耳目樔絶。”
分類:断绝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