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斯巴达(斯巴達)  拼音:sī bā dá
Sparta
城市名。位于希腊半岛南部,建于西元前一四九○年左右。由一些乡村围绕著一个山丘而成,为希腊城邦时代的代表,以提倡极端的尚武教育而著名。
《漢語大詞典》:斯巴达克起义
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公元前73年,被罗马人沦为角斗奴隶的色雷斯人斯巴达克,在罗马南部的加普亚城率七十余名角斗士起义。后起义军迅速扩大,转战意大利南北,屡次打败罗马军。前71年春,起义军在南方阿普里亚与罗马军进行决战,斯巴达克牺牲,起义失败。
《漢語大詞典》:斯巴达克思
长篇小说。意大利乔万尼奥里作于1874年。以公元前73年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为题材,描写角斗士斯巴达克思领导奴隶揭竿而起,杀上维苏威火山。他拒绝奴隶主的拉拢和诱降,以卓越的才能和坚毅的意志,率起义军沉重地打击了罗马统治者,后因起义军内部的分裂和敌人的阴谋而告失败。
《漢語大詞典》:斯巴达克同盟
德国左派社会民主党人的革命组织。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斯巴达克派”,以古罗马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的名字命名。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后,正式建立这一同盟,领导人有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反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的叛卖行为,提出“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2月底改组为德国共产党。
《国语辞典》:斯巴达教育(斯巴达教育)  拼音:sī bā dá jiào yù
希腊主要城邦斯巴达所施行的教育。强调培养忠贞爱国、服从负责、勇于战斗的军事化国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