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块 → 磈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方块(方塊)  拼音:fāng kuài
1.正方形或正方体的通称。如:「方块酥」、「魔术方块」。
2.报纸副刊每日刊出的短文,因全文排成方块形,故称为「方块」。
《国语辞典》:魔术方块(魔术方块)  拼音:mó shù fāng kuài
一种立体益智玩具。是一个五点七公分左右的立方体,每面由九个骰子状的方格组成,三个一行,列为三段。透过内部精巧的装置,无论纵横或其他方向,都可任意转动。原始的设计由红、橙、黄、绿、蓝、白等六种颜色组合而成,具有马赛克风格的立体方块,操作者只要将混乱的骰子面恢复原状就算大功告成。发明人是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雕刻家兼建筑设计家艾诺鲁必克。西元一九七九年大量生产,以英国为始,流行于世界各国。
《国语辞典》:四方块儿(四方块儿)  拼音:sì fāng kuài ér
1.形容呈方形的物体。如:「四方块儿的豆腐」、「四方块儿的糖」。
2.戏称矮而胖的人。
分类:戏称方形
《国语辞典》:俄罗斯方块(俄罗斯方块)  拼音:é luó sī fāng kuài
一种知名的电脑游戏程式。由俄罗斯人发明。在一矩型槽里,不断掉落各种形状的方块,玩者需做最佳的组合,才能获得高分。
《国语辞典》:方块舞(方块舞)  拼音:fāng kuài wǔ
一种土风舞。八人站成方形,二人一组,男左女右。
《國語辭典》:方块字(方塊字)  拼音:fāng kuài zì
中国文字大体为方形,故称为「方块字」。
《國語辭典》:方字  拼音:fāng zì
写在方纸块上,供幼儿识字的卡片。也称为「方号儿」。
《國語辭典》:色子  拼音:shǎi zi
一种游戏或赌博用的骨制器具。参见「骰子」条。
《漢語大詞典》:赤方
(1).指南方。宋书·符瑞志上:“有景云之瑞,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以天清明时见於摄提,名曰景星。”
(2).红方块。 元 宋本 《绩溪县尹张公旧政记》:“公发其姦,杖之,按法涂其门侧垣为赤方,大书识其恶。”
分類:南方方块
《国语辞典》:格子纸(格子纸)  拼音:gé zi zhǐ
由许多垂直交叉的纵、横线所构成方块形格子的纸,可用来标示方位、画设计图等。也称为「方格纸」。
《国语辞典》:方格纸(方格纸)  拼音:fāng gé zhǐ
印有方块形格子的纸,专供绘图使用。也称为「格子纸」。
《国语辞典》:方糖  拼音:fāng táng
加工过的方块细糖。
分类:加工方块
《漢語大詞典》:票儿银(票兒銀)
明 代曾经通用的一种成色较低的方块银绽。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银作局﹞又造花银,每锭十两不等,止可八成。又祖宗旧制,有票儿银者,重十两、五两、三两至一钱之方块也,其色止有六七成,有分两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