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遁走  拼音:dùn zǒu
逃走。《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漢語大詞典》:五遁
(1).五种逸乐。指沉湎于金(如器物之用)、木(如宫室之盛)、水(如泛舟之乐)、火(如烹调之美)、土(如楼台之高)五种物质享受。《淮南子·本经训》:“故闭四关,止五遁,则与道沦。”遁,逸也。
(2).道教所称仙人五种借物遁形的方术。即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土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汉 时, 解奴辜 、 张貂 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此后世遁形之祖也。 介象 、 左慈 、 于吉 、 孟钦 、 罗公远 、 张果 之流,及晋书女巫 章丹 、 陈琳 等术,皆本此。谓为神仙,其实非也。其法有五:曰金遁,曰木遁,曰水遁,曰火遁,曰土遁。见其物则可隐。惟土遁最捷,盖无处无土也。” 傅勤家 《中国道教史》第八章第三节:“后世有五遁之法,言能依金木水火土五行而遁形。其不能变化隐遁及白日飞昇而死者,道书谓之尸解,言将登仙,假託为尸以解化也。”
《漢語大詞典》:少翁
汉武帝 时 齐 方士名。曾以方术致已卒 王夫人 之魂魄于 武帝 前,被拜为文武将军。史记·孝武本纪:“上有所幸 王夫人 ,夫人卒, 少翁 以方术,盖夜致 王夫人 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 张守节 正义:“汉书作‘李夫人’。”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时有 祖山人 者,有 少翁 之术,能令逝者相亲。” 明 高启 《李夫人歌》:“ 延年 罢歌 少翁 望,兰芬凄凄销复帐。”
《國語辭典》:遁甲  拼音:dùn jiǎ
一种推算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甲的阴数,以趋吉避凶的法术。《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上。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唐。章怀太子。注:「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唐。贯休 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
《國語辭典》:幻术(幻術)  拼音:huàn shù
眩惑人的法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细听乐部唱歌曲,尚未终篇,已行千里有馀。玄宗疑是道家幻术障眼法儿,未必真到得西凉。」
《國語辭典》:张果(張果)  拼音:zhāng guǒ
人名。唐代方士。隐居于中条山,世称为「通玄先生」,玄宗曾迎至京。相传为八仙之一,由白蝙蝠精化身而成,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世称为「张果老」。
《漢語大詞典》:紫金丹
古代方士所谓服之可以长生的丹药。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四:“生理秖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仇兆鳌 注引云笈七籤:“合丹法:火至七十日,药成,五色飞华,紫云乱映,名曰紫金,其盖上紫霜,名曰神丹。”
《漢語大詞典》:韩终(韓終)
秦始皇 时方士。史记·秦始皇本纪:“因使 韩终 、 侯公 、 石生 求仙人不死之药。”后小说家加以附会,遂与“韩众”合二为一。参见“ 韩众 ”。
《漢語大詞典》:韩众(韓衆)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 王逸 注:“众,一作‘终’。” 洪兴祖 补注引列仙传:“ 齐 人 韩终 ,为王採药,王不肯服, 终 自服之,遂得仙也。” 晋 葛洪 神仙传·刘根:“请问 根 学仙时本末, 根 曰:‘吾昔入山,精思无所不到,后如 华阳山 ,见一人乘白鹿车……载拜稽首,求乞一言。神人乃告余曰:“尔闻有 韩众 否?”答曰:“实闻有之。”神人曰:“我是也。”’”后因以“韩众”泛指神仙。 唐 李白 《古风》之四:“惟应清都境,长与 韩众 亲。”
分類:仙人
《漢語大詞典》:八会(八會)
(1).中医谓人体内腑、脏、筋、髓、血、骨、脉、气八个气血会合的穴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会气闭而不通” 张守节 正义引《八十一难》曰:“府会太仓,藏会季脇,筋会阳凌泉,髓会絶骨,血会鬲俞,骨会大杼,脉会大渊,气会三焦,此谓八会也。”
(2).古代方士以干支厌对阴阳交会占卜吉凶的一种方术。周礼·春官·占梦“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 汉 郑玄 注:“此以日月星辰占梦者,其术,则今八会其遗像也。” 贾公彦 疏:“按堪舆大会有八也,小会亦有八。” 孙诒让 正义引 钱大昕 云:“堪舆八会之名,《淮南·天文训》有之,其言曰:‘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於子,月从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谋刑,十一月合子谋德。太阴所居,辰为厌日,厌日不可以举百事。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故为奇辰,数从甲子始,子母相求,所合之处为合,十日十二辰,周六十日,凡八合,合於岁前则死亡,合於岁后则无殃……’《淮南》所谓雄者阳建也,雌者阴建也。阴建亦谓之厌。八合犹八会也。”
(3).道教谓阐述最高教义之书。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校而论之,八会之书,是书之至真,建文章之祖也。”云笈七籤卷四四:“八会开张,九愿同缠。”
《漢語大詞典》:果老
唐 方士 张果 ,号 果老 。道家称 果老先师 。相传为八仙之一。 唐 郑嵎 《津阳门诗》:“真人影帐偏生草, 果老 药堂空掩扉。”
分類:方士道家
《國語辭典》:形解  拼音:xíng jiě
人死后脱离形体之外。《史记。卷二八。封禅书》:「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南朝宋。颜延之 嵇中散诗:「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漢語大詞典》:乘蹻
道家所谓飞行之术。蹻,方士穿的鞋。 三国 魏 曹植 《升天行》之一:“乘蹻追术士,远之 蓬莱山 。”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 卢生 ﹞乃曰:‘某师仙也……某久得乘蹻之道者。’因拱揖 唐 ,忽失所在。”
《國語辭典》:谷道(穀道)  拼音:gǔ dào
道家所说的长生之术。《史记。卷二八。封襌书》:「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
《漢語大詞典》:谷仙(穀僊)
古方士谓种谷求金之术。
分類:古方方士
《漢語大詞典》:至药(至藥)
犹妙药。旧时多指方士所炼的丹药。 唐 顾在镕 《题玉芝双奉院》诗:“至药应将熟,年年火气微。” 唐 杜荀鹤 《依韵次同年张曙先辈见寄之什》:“大仙録后头无雪,至药成来灶絶烟。” 唐 刘象 《白髭》诗:“到处逢人求至药,几回染了又成丝。”
分類:方士丹药
《漢語大詞典》:仙闾(仙閭)
指 泰山 南麓的 石闾 。方士指为仙人聚居处, 汉武帝 曾为立祠,故称。初学记卷十三引汉书:“上修五年之礼,而加禪祠 石閭 者,在 泰山 下阯南方,方士言仙閭也。”参阅汉书·郊祀志下
《漢語大詞典》:谷仙(穀僊)
古方士谓种谷求金之术。
分類:古方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