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义(無義)
(1).没有公理正道;不讲正义。论语·阳货:“子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 曹覊 諫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史记·田单列传:“ 王蠋 曰:‘忠臣不事二君……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刼之以兵为君将,是助 桀 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伐丧无义,叛盟无信。”
(2).没有情谊,不讲情谊。参见“ 无情无义 ”。
《國語辭典》:无情无义(無情無義)  拼音:wú qíng wú yì
不讲情面道义。《红楼梦》第六六回:「你不知道这柳二郎,那样一个标致人,最是冷面冷心的,差不多的人,都无情无义。」
分類:有情情义
《國語辭典》:无情无义(無情無義)  拼音:wú qíng wú yì
不讲情面道义。《红楼梦》第六六回:「你不知道这柳二郎,那样一个标致人,最是冷面冷心的,差不多的人,都无情无义。」
分類:有情情义
《漢語大詞典》:无义草(無義草)
药草金灯的别名。又名山慈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金灯﹞花叶不相见,俗恶人家种之,一名无义草。”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山慈姑
《国语辞典》:薄情无义(薄情无义)  拼音:bó qíng wú yì
没有情意,不顾念彼此的道义。《红楼梦》第一九回:「宝玉听了,自思道:『谁知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无义!』」
《國語辭典》:至于(至於)  拼音:zhì yú
1.讲到、提起。为转换话题,谈到有关或附带事项时所用的连接词。《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作「至如」、「至若」。
2.到达。《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国语辞典》:可也  拼音:kě yě
1.疑问性语助词,无义。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父亲别后难根究,这一片悠悠,可也还留得残生否?」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你娘可也过七旬,你爹整八十,又无个哥哥妹妹和兄弟。」
2.却是。元。乔吉《金钱记》第二折:「学士!或允或不允,只在飞卿根前说一声,可也好也。」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你将我省可里推,我可也其实怕。」
《國語辭典》:向来(向來)  拼音:xiàng lái
1.一向、从来。宋。陈师道〈送赵承议〉诗:「颖水向来须好句,道山今日有宗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小的妻子向来与小的争竞口舌,彆气归家。」
2.以后、后来。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都督云:『头觉微痛。』向来转剧,食顷便亡。」
3.刚才。《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國語辭典》:云云  拼音:yún yún
1.如此如此。《汉书。卷五○。汲黯传》:「上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
2.纷纭的议论。《晋书。卷七八。孔愉传》:「人口云云,无所不至。」《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至于兵船来到的话,乃是谣言,还祈从中替府宪说明,免致惊疑云云。」
3.众多的样子。《庄子。在宥》:「万物云云,各复其根。」也作「芸芸」。
《國語辭典》:看取  拼音:kàn qǔ
1.且看。宋。晏殊〈喜迁莺。花不尽〉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2.看。唐。杜牧 登乐游原诗:「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國語辭典》:柳枝  拼音:liǔ zhī
柳树的枝条。唐。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诗:「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红楼梦》第二六回:「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漢語大詞典》:尔乃(爾乃)
(1).这才;于是。 汉 应劭 《〈风俗通义〉序》:“ 周秦 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求异代方言,还籍奏之,藏於祕室。及 嬴氏 之亡,遗脱漏弃,无见之者。 蜀 人 严君平 有千餘言, 林閭翁孺 才有梗概之法。 扬雄 好之,天下孝廉,卫卒交会,周章质问,以次注续,二十七年,尔乃治正,凡九千字。”《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吴 蜀 以定,尔乃上安下乐,九亲熙熙。”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与乎 阳林 ,流眄乎 洛川 。” 南朝 梁 何晏 《景福殿赋》:“既穷巧於规摹,何彩章之未殫?尔乃文以朱緑,饰以碧丹,点以银黄,烁以琅玕。”
(2).更端发语词,无义。 汉 班固 《西都赋》:“尔乃正殿崔嵬,层构厥高,临乎 未央 。” 晋 张协 《七命》:“尔乃六禽殊珍,四膳异肴,穷海之错,极陆之毛。” 唐 李白 《大鹏赋》:“尔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
《漢語大詞典》:岂伊(豈伊)
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苟遂斯道,岂伊伤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岂伊好辩,未获云已。”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岂伊 箕山 故,特以风期亲。”
《漢語大詞典》:白也
白,指 唐 诗人 李白 ;也,助词,无义。语出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 白 也诗无敌。”后因用作 李白 的代称。 郁达夫 《寄曼陀长兄》诗:“书剑飘零伤 白也 ,英雄潦倒感黄金。”
《國語辭典》:可怜生(可憐生)  拼音:kě lián shēng
1.生,语尾助词,无义。可怜生指惹人喜爱。宋。赵彦端 虞美人。疏梅淡月年年好词:「风流椿树可怜生,长与柳枝桃叶共青青。」
2.令人怜悯。宋。刘辰翁 水调歌头。寂寂复寂寂词:「我饮呜呜起舞,我舞僛僛白发,顾影可怜生。」
《國語辭典》:不则(不則)  拼音:bù zé
超出某一特定的范围或数目。《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郡王给与身价,因此取名秀秀养娘。不则一日,朝廷赐下一领团花绣战袍,当时秀秀依样绣出一件来。」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不则向金盘中好看,便宜将玉手擎餐。」也作「不止」、「则不」。
《漢語大詞典》:不咱
(1).不然;要不。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俺姑娘这打扮可不随溜儿,不咱也给他放了脚罢?”
(2).亦作“ 不则 ”。置于动词后的语气助词。儿女英雄传第九回:“真个的,我也撒一泡不咱。”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是姐姐吗?大爷没在屋里,你进来坐坐儿不则?”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块坐着不则,贵姓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