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誓无二志(誓无二志)  拼音:shì wú èr zhì
立誓绝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倘蒙矜厄之仁,退师三十里,寡君愿以国从,誓无二志。」也作「誓无二心」。
《国语辞典》:誓无二心(誓无二心)  拼音:shì wú èr xīn
立誓绝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六出:「万岁爷休出此言,臣等情愿随驾,誓无二心。」也作「誓无二志」。
《国语辞典》: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拼音: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wáng
天上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太阳,一国之内不能同时有两个君主存在。比喻事物不能同时有两大。《孟子。万章上》:「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三国演义》第八○回:「华歆奏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汉帝既禅天下,理宜退就藩服。」也作「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国语辞典》: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拼音:tiān wú èr rì,tǔ wú èr wáng
天上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太阳,一国之内不能同时有两个君主存在。比喻事物不能同时有两大。《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丧有二孤,庙有二主,礼与?』孔子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禘郊社,尊无二上,未知其为礼也。』」《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也作「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国语辞典》:古今有一无二(古今有一无二)  拼音:gǔ jīn yǒu yī wú èr
绝无仅有,历来所罕见的。《红楼梦》第六六回:「如今口说无凭,等柳兄一见,便知我这内娣的品貌是古今有一无二的了。」
《国语辞典》:心无二想(心无二想)  拼音:xīn wú èr xiǎng
专心一致,没有杂念。如:「他写作期间,常将自己关在房内,使自己心无二想完成创作。」。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七。斋戒叙》:「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也作「心无二用」。
《漢語大詞典》:尊无二上(尊無二上)
(1).犹言国无二君。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 宋 曾巩 《为人后议》:“前世失礼之君,崇本亲以位号者,岂独失为人后奉祀正统、尊无二上之意哉?”
(2).引申为至高无上。《老残游记》第十一回:“你莫非以为上帝是尊无二上之神圣吗?”
《國語辭典》:独一无二(獨一無二)  拼音:dú yī wú èr
只此一个,别无其他。比喻最突出或极少见,没有可比或相同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平生绝无嗜好,惟有敬信鬼神,是他独一无二的事。」
《漢語大詞典》:法无二门(法無二門)
见“ 法出一门 ”。
《漢語大詞典》:法出一门(法出一門)
谓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艺文类聚》卷五四引 晋 杜预 《奏事》:“法出一门,然后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於上,民安於下。”亦作“ 法无二门 ”。金史·高德基传:“有犯罪当死者,宰相欲从末减。 德基 曰:‘法无二门,失出犹失入也。’不从。”
《國語辭典》:贵贱无二(貴賤無二)  拼音:guì jiàn wú èr
对待高贵和卑贱的人,态度都是一样的。《太平御览。卷一八三。居处部。门下》:「太公金匮门之书曰:『敬遇宾客,贵贱无二。』」
《國語辭典》:毫无二致(毫無二致)  拼音:háo wú èr zhì
丝毫不差,完全相同。《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余道台见了这副神气,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毫无二致。」
《高级汉语词典》:并无二致  拼音:bìng wú èr zhì
没有多大区别
《漢語大詞典》:别无二致(别無二致)
谓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郭沫若 《海涛集·徐家埠》:“ 江西 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 长江 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分類:不出
《国语辞典》:市无二价(市无二价)  拼音:shì wú èr jià
买卖价钱公道,同一货品的售价不因人而异。形容社会风气善良,不相欺诈。《晋书。卷五四。陆云传》:「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伍子胥变文》:「子胥治国五年,日月重明,市无二价,猫鼠同穴,米麦论分,牢狱无囚。」也作「市不二价」。
《漢語大詞典》:事无二成(事無二成)
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左传·成公八年:“礼无加货,事无二成。” 杜预 注:“公私不两成。”
分類:公事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