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二(無二)
(1).谓没有异心。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2).独一无二。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诛 成安君 ,徇 赵 ,脇燕,定 齐 ,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万,东杀 龙且 ,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书·谷永传》:“将军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人臣无二。” 汉 王充 论衡·恢国:“前世龙见不双,芝生无二,甘露一降。”
(3).没有两样,相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个秀才情知是他父亲被害了……次日到街上往来察听,三三两两几处説来,一般无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諦视布灰之处,手迹足迹,宛然与生时无二。”
《漢語大詞典》:无二价(無二價)
亦作“ 无二贾 ”。
(1).谓买卖公平,价格划一。 汉 王充 论衡·是应:“男女异路,市无二价。”汉书·王莽传上:“ 莽 奏定著令。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飢民。”孟子·滕文公上“市贾不贰” 汉 赵岐 注:“无二贾者也。”
(2).犹言声誉依然。 唐 高适 《赠别褚山人》诗:“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 洛阳 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漢語大詞典》:无二诺(無二諾)
楚 汉 时名将 季布 恪守信义,不轻易然诺,故 楚 谚有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 季布 一诺。”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后以“无二诺”称美信守诺言者。 唐 魏徵 《述怀》诗:“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國語辭典》:有死无二(有死無二)  拼音:yǒu sǐ wú èr
虽死也无异心。比喻忠诚不渝,至死不变。《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旧唐书。卷一二○。郭子仪传。史臣曰》:「不幸危而邀君父,不挟憾以报仇雠,晏然效忠,有死无二,诚大雅君子,社稷纯臣。」
《國語辭典》:有一无二(有一無二)  拼音:yǒu yī wú èr
比喻事物独一无二,极为罕见。《红楼梦》第四九回:「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这功德有一无二,佛在西方,也要记下我们名字。」
《漢語大詞典》:头一无二(頭一無二)
唯一,只有一个。 孙中山 《语言文字的奋斗》:“本总理今晚来同诸君讲话,没有别的贡献,头一无二的贡献,就是要诸位同志,以至诚立心,来做宣传一方面的革命工夫。”
分類:唯一
《漢語大詞典》:无二贾(無二賈)
见“ 无二价 ”。
《漢語大詞典》:无二价(無二價)
亦作“ 无二贾 ”。
(1).谓买卖公平,价格划一。 汉 王充 论衡·是应:“男女异路,市无二价。”汉书·王莽传上:“ 莽 奏定著令。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飢民。”孟子·滕文公上“市贾不贰” 汉 赵岐 注:“无二贾者也。”
(2).犹言声誉依然。 唐 高适 《赠别褚山人》诗:“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 洛阳 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國語辭典》:天无二日(天無二日)  拼音:tiān wú èr rì
天上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太阳。比喻事物不能同时有两大。《元史。卷一。太祖本纪》:「吾闻东方有称帝者。天无二日,民岂有二王邪?」
《國語辭典》:言无二价(言無二價)  拼音:yán wú èr jià
价格说一不二,不可讨价还价。《镜花缘》第一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别的东西,有个要价还价;这个纸是言无二价的,五分银子一张。」
分類:货价
《國語辭典》:一心无二(一心無二)  拼音:yī xīn wú èr
心意专一,别无二心。元。无名氏〈醉中天。欲回信难寻纸〉曲:「寄与风流秀士,咱一心无二,断肠人好处相思。」
分類:同心
《漢語大詞典》:衣无二彩(衣無二綵)
犹言衣不重采。形容衣着朴素。后汉书·安帝纪:“朝廷躬自菲薄,去絶奢饰,食不兼味,衣无二綵。”
《漢語大詞典》:一家无二(一家無二)
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这个女孩儿,也是有缘,我认了做义女,他自到我家来,倒也亲热,一家无二。”
《國語辭典》:一般无二(一般無二)  拼音:yī bān wú èr
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西游记》第七一回:「跷蹊!跷蹊!他的铃儿怎么与我的铃儿就一般无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尽有途路各别,毫无干涉的人,蓦地有人生得一般无二,假充得真的。」
《國語辭典》:心无二用(心無二用)  拼音:xīn wú èr yòng
专心一致。《喻世明言。卷六。葛令公生遣弄珠儿》:「自古道心无二用,原来申徒泰一心对著那女子身上出神去了,这边呼唤,都听不得,也不知分付的是甚话。」也作「心无二想」。
《漢語大詞典》:心不两用(心不兩用)
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北齐 刘昼 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迴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亦作“ 心无二用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文人诗:“从来工制艺者未必工诗,以心无二用也。”
《国语辞典》:誓无二志(誓无二志)  拼音:shì wú èr zhì
立誓绝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倘蒙矜厄之仁,退师三十里,寡君愿以国从,誓无二志。」也作「誓无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