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囊空如洗  拼音:náng kōng rú xǐ
口袋里空空的,像洗过一样。比喻没有钱。《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讲到钱呢,还是囊空如洗。」
入无分别法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说大乘无分别之法。
无分别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离情念分别之心识也。有二种,一为无漏之无分别心,一为有漏之无分别心。无漏之无分别心,又云无分别智,正体会真如之智也,有漏之无分别心,如定心之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于境之自相,现量之心是也。分别为随念,计度,自性之三种。无分别者,无随念计度之二种,非无自性也。见百法问答钞二。
无分别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法实相之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云无分别法。法华经方便品曰:「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
无分别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无分别心。正体会真如之智也。真如者,离一切之相而不可分别也。故以分别之心者,不能称其体性,以离一切情念分别之无相真智方始冥符也。摄大乘论释十二曰:「若智与所取不异,平等平等起,是名无分别智。」起信论曰:「无分别心与体相应。」
得无分别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故名得无分别自在。(不动地者,以无生智慧,舍于三界,性无动移故也。)
闻者无分量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音声,无有分量,世间一切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虽能闻之,亦不能知其边际分量也。(魔即魔王,梵即梵天。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