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由 → 繇由”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45—?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字路。一说名繇,或作由,字季路。颜回之父。尝侍孔子。颜回卒,无繇贫,请孔子售其车以葬。孔子以己为大夫,不可徒行,不许。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一
释纯陀者。本西域人也。梵名无由。翻就华言也。从游京邑人所钦重。上元中便云东渡。人见之颜容若童稚之色。言已年六百岁矣。或谓为八十岁人也。言谈气壮举动不衰。代宗皇帝闻之诏入。礼遇极丰俾求留年之道。陀曰。心神好静。今为尘境汩之。何从冥寂乎。若离简静外欲望留年如登木采芙蕖。其可得乎。陛下欲长年。由简洁安神。神安则寿永。寡欲则身安。术斯已往贫道所不知也。帝由是笃重之。以永泰三年预知必逝。遣弟子赍衣钵进上。帝赐弟子紫衣。陀终于镇国寺焉。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本西域人。从游京邑。人所钦重。上元中。便云东渡。人见之。颜容若童稚之色。年已六百岁矣。言谈气壮。举动不衰。代宗皇帝闻之。诏入。礼遇极丰。俾求留年之道。陀曰。心神好静。今为尘境汩之。何从冥寂乎。若离简静外。欲望留年。如登木采芙蕖。其可得乎。陛下欲长年。由简洁安神。神安则寿永。寡欲则身安。术斯已往。贫道所不知也。帝由是笃重之。以永泰三年。预知必逝。遣弟子赍衣钵进上。帝赐弟子紫衣。陀终于镇国寺焉。
《國語辭典》:无由(無由)  拼音:wú yóu
1.没有门径、办法。如:「他话中的玄机,我至今仍无由参透。」也作「无从」。
2.没有原因、理由。如:「若能谨言慎行,那么屈辱就无由产生了。」
《漢語大詞典》:无繇(無繇)
同“ 无由 ”。 汉书·文帝纪:“詔曰:‘列侯亦无繇教训其民。’”
《漢語大詞典》:其道无由(其道無由)
见“ 其道亡繇 ”。
《漢語大詞典》:其道亡繇
亦作“ 其道无由 ”。 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汉书·刑法志:“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
《漢語大詞典》:末由
无由。论语·子罕:“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汉 荀悦 申鉴·政体:“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四者不除,则政末由行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读之閎肆沉雄,浩乎 司马 之气矣。而左规右矩,一字增损末由也。” 鲁迅 《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时轮金刚法会募捐缘起》中有这样的句子:‘……非仗佛力之加被,末由消除此浩劫。’”
分類:无由
《漢語大詞典》:未由
无由。 唐 韩愈 《皇帝即位贺诸道状》:“凡在臣庶,不胜庆幸。惟俯同下情,未由拜贺,但增驰恋。” 唐 韩愈 《宪宗崩慰诸道疏》:“某承詔,不任号絶,限以官守,拜慰未由。”
分類:无由
《國語辭典》:无端(無端)  拼音:wú duān
1.没有起点和终点。《淮南子。主术》:「智欲员者,环复转运,终始无端。」
2.没来由。唐。李商隐 为有诗:「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三国演义》第九回:「董太师乃陛下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谋杀。」
3.无故肆虐。宋。杨万里〈负丞零陵更尽而代者〉诗:「吾母病肺生怯寒,晚风鸣屋正无端。」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一折:「我堪那无端的豪户,瞒心昧己使心毒。」
4.莫须有的罪名。《抱朴子。外篇。崇教》:「嫌疑象类,似是而非,因机会以生无端。」
5.无心意。宋。欧阳修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词:「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6.无赖。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你个无端的贼吏奸猾,将老夫一谜里欺压。」
7.无奈。宋。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词:「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漢語大詞典》:未因
无由,无从。 晋 辛旷 《与皇甫谧书》:“愿附驥尾,抚尘而游,諮覩未因,而西望延企。”
分類:无由无从
《国语辞典》:靡愬  拼音:mí sù
无由倾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耿介之意既伤,壹郁之怀靡愬。」
《国语辞典》:天高听远(天高听远)  拼音:tiān gāo tīng yuǎn
远离君主或中央政府,下情无由上达,人民有冤难诉。《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然天高听远,情不上通,徒独望青云而拊心,仰高天而叹息耳。」明。无名氏《走安南玉马换猩绒》:「总为天高听远,分明是半壁天子一般。」
《国语辞典》:有无相生(有无相生)  拼音:yǒu wú xiāng shēng
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生。《老子》第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分类: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