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私有意(無私有意)
自己虽无私心,别人则将认为有意。意为要避嫌疑。《水浒传》第四八回:“ 李应 道:‘他是 梁山泊 造反的人,我如何与他厮见!无私有意,你可回他话道,只説我卧病在牀,动止不得,难以相见。’”
《國語辭典》:铁面御史(鐵面御史)  拼音:tiě miàn yù shǐ
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时,弹劾不避权倖,人称「铁面御史」。见《宋史。卷三一六。列传。赵抃》。后亦指公正不阿,负有监察权的官员或民意代表。如:「他向来公正无私,在监察委员任内,被称为『铁面御史』。」
《國語辭典》:天道无亲(天道無親)  拼音:tiān dào wú qīn
天意公正,无所偏袒。《史记。卷六一。伯夷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唐。陈子昂 梓州射洪县武东山故居士陈君碑:「嗟尔百代,子子孙孙,骄奢自咎,天道无亲,思我松柏,恭俭是遵。」也作「天道无私」。
《國語辭典》:阎罗包老(閻羅包老)  拼音:yán luó bāo lǎo
称宋代包拯。《宋史。卷三一六。包拯传》:「拯立朝刚毅,……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國語辭典》:洗手奉职(洗手奉職)  拼音:xǐ shǒu fèng zhí
比喻廉洁无私,忠于职守。唐。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国语辞典》:临危效命(临危效命)  拼音:lín wéi xiào mìng
面临危难时,能英勇无私,牺牲生命。宋。欧阳修〈谢复龙图阁直学士表〉:「徒因学古之勤,粗识事君之节,苟临危效命,尚当不顾以奋身,况为善无伤,何惮竭忠而报国。」也作「临危致命」。
《国语辞典》:无欲则刚(无欲则刚)  拼音:wú yù zé gāng
人无私欲,则能守正不阿。
《国语辞典》:秉公无私(秉公无私)  拼音:bǐng gōng wú sī
做事态度凭据公理而无私心。《精忠岳传》第七三回:「故特请诸公到此,三曹对案,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國語辭典》:抄身  拼音:chāo shēn
搜查全身,检查是否携带违禁物品。
《國語辭典》:大公无私(大公無私)  拼音:dà gōng wú sī
秉公处理,毫无偏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这种赌法,倒是大公无私,不能作弊的。」也作「至公无私」。
《國語辭典》:开诚布公(開誠布公)  拼音:kāi chéng bù gōng
语本《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宰相以其开诚布公之岁月,弊弊焉于调遣科降之间。」也作「推诚布公」。
《漢語大詞典》:兼爱无私(兼愛無私)
泛爱大众,对人无私心。无,本作“无”。庄子·天道:“中心物愷,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成玄英 疏:“忠诚之心愿物安乐,慈爱平等,兼济无私。” 汉 贾谊 新书·一通:“岂若定地势,使无可备之患,因行兼爱无私之道。”汉书·公孙弘传:“臣闻之……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
《漢語大詞典》:金石人
指坚强不屈、刚正无私之人。宋史·金安节传:“ 张浚 闻之,语人曰:‘ 金给事 真金石人也。’”
《漢語大詞典》:鸣弦揆日(鳴弦揆日)
晋书·嵇康传:“ 康 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 康 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后以“鸣弦揆日”称赞 嵇康 的恬静寡欲,坦荡无私。后汉书·逸民传论:“若伊人者,志陵青云之上,身晦泥污之下,心名且犹不显,况怨累之为哉!与夫委体渊沙,鸣弦揆日者,不其远乎!” 李贤 注:“鸣弦揆日,谓 嵇康 临刑顾日景而弹琴也。论者以事迹相明,故引 康 为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