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节(無節)
(1).谓无先验之明。一说谓不通礼节。礼记·礼器:“无节於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礼,弗之得矣。” 孔颖达 疏:“节,犹验也……言欲外观察万物,必先内有识验之明。若心内无明,则外不能分辨也。” 陈澔 集说:“无节於内,言胸中不能通达礼之节文也。”
(2).没有法度;不加节制。晏子春秋·外篇上三:“ 晏子 对曰:‘君居处无节,衣服无度,不听正諫,兴事无已。’”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 康 ﹞奢侈纵欲,游观无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琅玡王 ﹞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文献通考·田赋三:“ 庄宗 既灭 梁 蜀 之后,骄侈自恣,赏賚无节。”
(3).没有节操。 汉 班固 《典引》:“ 司马相如 洿行无节,但有浮华之辞,不周於用。”
(4).指物体不分段,没有节。 北周 庾信 《拟连珠》:“盖闻卷葹不死,谁必有心;甘蕉自长,故知无节。”参见“ 无节竹 ”。
《漢語大詞典》:无节竹(無節竹)
竹的一种。即通竹。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五·竹:“无节竹出 溱州 ,通心直上,即通竹也。”
分類:竹的一种
《高级汉语词典》:无节制  拼音:wú jié zhì
无限制,无控制
分类:无节制
《漢語大詞典》:无节竹(無節竹)
竹的一种。即通竹。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五·竹:“无节竹出 溱州 ,通心直上,即通竹也。”
分類:竹的一种
《分类字锦》:细圆无节(细圆无节)
赵光远 咏手诗 好是琵琶弦畔见,细圆无节玉参差。
《国语辞典》:漫无节制(漫无节制)  拼音:màn wú jié zhì
不懂得限制。《老残游记二编》第八回:「若当真的漫无节制,虽然无罪,身体即要衰弱了。」
《国语辞典》:毫无节制(毫无节制)  拼音:háo wú jié zhì
丝毫没有控制。如:「他花钱毫无节制,难怪会入不敷出。」
分类:丝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