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杨补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无补,号古农。少好读书,工诗画,曾画小幅,大不盈掌,有元人之胜。明亡后隐居邓尉山,郁郁而卒。

人物简介

维基
赵尔(1844年5月23日—1927年9月3日),字公镶,号次珊,一作次山,晚号无补、无补老人。清朝汉军正蓝旗人,祖籍登州蓬莱。清末政治、军事人物,曾任四川总督、湖广总督、东三省总督、清史馆馆长。《清史稿》的主修者,奉天讲武堂的创办人。遗著有《刑案新编》、《赵留守攻略》等。现有赵尔巽墓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神山村北。同治六年(1867年)中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安徽、陕西等省按察使,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1月,奉命护理山西巡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署湖南巡抚。光绪三十年(1904年)4月,内调署户部尚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4月,复外调出任盛京将军。1906年1月1日,盛京将军赵尔巽奏准奉天设商务总局,调查全省矿产及各项商业。5月25日,清廷电饬袁世凯、赵尔巽、程德全等协力进剿马贼。10月19日,清廷以盛京将军赵尔巽奏奉省应办事宜为难,谕军机大臣等奉省所用人员,准其奏咨调往,所需款项随时咨商户部设法协济,并勉赵尔巽力任该职,所有练兵、理财以及农工商业,务当认真筹办。1907年3月17日,赵尔巽札行各州县,通谕民间禁止售地租地于外人。4月11日,盛京将军赵尔巽电告外务部:日本驻屯满洲军队,除铁岭、奉天两处铁道守备队外,已全部退完。5月3日,清廷以四川总督岑春煊为邮传部尚书,裁缺盛京将军赵尔巽为四川总督。5月9日,外务部电前盛京将军赵尔巽,日商私订开矿合同,应切实谕禁,并照会日领事声明不认。5月17日,赵尔巽电外务部,请照会日使,禁阻日人越界收取黄海、渤海及山东沿海一带渔利。后由赵尔巽弟赵尔丰代理四川总督。同年7月,张之洞入京授军机大臣,乃以赵尔巽补授湖广总督,在此期间主持创办湖北法政学堂。11月13日,湖广总督赵尔巽电请外务部力阻日人在汉口租界外购地。1908年2月,复调任四川总督。1911年3月继锡良任东三省总督,并授钦差大臣。期间重用张作霖,任其为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1912年1月30日,赵尔巽致电袁世凯,要求袁世凯承认东三省的立法、人事、财政、军事的独立。3月15日,袁世凯任命赵尔巽为东三省都督。民国成立后,隐居青岛。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委任其为清史馆馆长,主编《清史稿》。初期经费充足,每月拨款10多万银元,最高者每月薪金600元。由赵尔巽做主,广聘人员。清末耆儒通士,不少都进入史馆。1916年,袁世凯病逝,北洋政府财政维艰,馆中经费骤减10万银元。清史馆开支成为重大问题,编纂人员纷纷离去。民国十四年(1925年)2月,段祺瑞举行善后会议,推其为正议长。5月,又聘其为临时参政院参政,并被指定为临时参政院院长。1926年,赵尔巽靠个人关系向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等人募捐,方才勉强维持清史馆的运作。民国十六年(1927年),《清史稿》勉强完稿,旋即逝世于北京。
《國語辭典》:无补(無補)  拼音:wú bǔ
无所助益。如:「无补于事」。也作「无裨」。
《国语辞典》:空言无补(空言无补)  拼音:kōng yán wú bǔ
空洞不切实际的话,对事实并无帮助。如:「空言无补,还是寻求解决之道为要。」
《国语辞典》:无补于时(无补于时)  拼音:wú bǔ yú shí
对情势没有什么帮助。宋。苏舜钦〈答社公书〉:「处虽为难,退亦未易。今虽能倖然引去,无补于时,亦安足以为嘉事。」也作「无补于世」。
《国语辞典》:无补于世(无补于世)  拼音:wú bǔ yú shì
对情势没有什么帮助。宋。苏舜钦〈上杜侍郎启〉:「至于谐言短韵,无补于世,不当置于齿牙间,使人传言。」也作「无补于时」。
《国语辞典》:无补于事(无补于事)  拼音:wú bǔ yú shì
对事情没有帮助。《宋史。卷二四四。宗室传。序》:「宋承唐制,宗王襁褓,即裂土而爵之。然名存实亡,无补于事。」《荡寇志》第一一回:「如何斗得他过,枉是送了性命,仍旧无补于事。」
分类:帮助
《国语辞典》:于事无补(于事无补)  拼音:yú shì wú bǔ
对于事情,没有任何帮助。如:「事前不仔细计划,事后才后悔自责是于事无补的。」
分类:帮助
《國語辭典》:画饼(畫餅)  拼音:huà bǐng
画成的饼。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价值。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亦比喻落空的事情。《三国演义》第一一二回:「今番伐魏,又成画饼矣。」《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我们进学的事,看来已成画饼。」
《國語辭典》:画饼充饥(畫餅充饑)  拼音:huà bǐng chōng jī
魏文帝令大臣卢毓推举人才,强调须有真才实学,不可徒具名声,否则便像在地上画饼一般,只能看而不能吃。典出《三国志。卷二二。魏书。卢毓传》。比喻徒具虚名而无益于实际。《续传灯录。卷二○。(卢山)开先(广鉴)行瑛禅师》:「谈玄说妙,譬如画饼充饥。入圣超凡,大似飞蛾赴火。」亦比喻聊以空想安慰自己。《水浒传》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也作「画饼充饥」、「充饥画饼」。
《漢語大詞典》:无裨(無裨)
无补,无助。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生平所著之书,虽无裨於人心世道,若只论等身,几与 曹交 食粟之躯,等其高下。”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后方的呻吟与高兴固然大不相同,然而无裨于事是一样的。”
分類:无补无助
《漢語大詞典》:支离疏(支離疏)
亦省作“ 支离 ”。 庄子寓言人物。肢体畸形,于世无补,而坐受赈济。庄子·人间世:“ 支离疏者 ,颐隐於脐,肩高於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脇。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则 支离 攘臂而游於其间;上有大役,则 支离 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 唐 权德舆 《古人名诗》:“从此 直不疑 , 支离疏 世事。” 宋 黄庭坚 《次韵师厚病间》之三:“古来 支离疏 ,粟帛王所仁。”
《國語辭典》:画饼充饥(畫餅充饑)  拼音:huà bǐng chōng jī
魏文帝令大臣卢毓推举人才,强调须有真才实学,不可徒具名声,否则便像在地上画饼一般,只能看而不能吃。典出《三国志。卷二二。魏书。卢毓传》。比喻徒具虚名而无益于实际。《续传灯录。卷二○。(卢山)开先(广鉴)行瑛禅师》:「谈玄说妙,譬如画饼充饥。入圣超凡,大似飞蛾赴火。」亦比喻聊以空想安慰自己。《水浒传》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也作「画饼充饥」、「充饥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