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日及
木槿的别名。尔雅·释草“椴,木槿;櫬,木槿” 晋 郭璞 注:“或呼日及,亦曰王蒸。”文选·陆机〈叹逝赋〉:“譬日及之在条,恒虽尽而弗悟。” 李周翰 注:“日及,木槿华也,朝荣夕落。”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木槿:“此花朝开暮落,故名日及。”一说,朝菌的别名。《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陆德明 释文引 晋 司马彪 曰:“大芝也。天阴坐粪上,见日则死,一名日及,故不知月之终始也。”
《國語辭典》:晦朔  拼音:huì shuò
1.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与第一日。《续汉书志。第三。律历志下》:「晦朔合离,斗建移辰,谓之月。」
2.早晚、旦夕。《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國語辭典》:忌日  拼音:jì rì
1.人去世的日子。《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亲忌日,必得符箓超拔,故此到观中,见你舅舅。」也称为「忌辰」。
2.不吉利的日子。《齐民要术。卷一。种谷》:「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国语辞典》:观音法会(观音法会)  拼音:guān yīn fǎ huì
相传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的诞辰日及成道日,各地观音寺院都会举行法会,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拜大悲忏,还有放生活动,称为「观音法会」。
《国语辞典》:子卯不乐(子卯不乐)  拼音:zǐ mǎo bù yuè
古时君王认为子日及卯日是不吉祥的日子,所以在这两天不奏乐,以警惕自己。《礼记。檀弓下》:「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唐。孔颖达。正义:「纣以甲子死,桀以乙卯亡。王者谓之疾日,不以举乐为吉事,所以自戒惧。」
《漢語大詞典》:朝开暮落花(朝開暮落花)
木槿的别名。为落叶灌木。又名扶桑、日及。 清 吴彦华 花史:“木槿,一名朝开暮落花,白曰椴,红曰櫬,一名日及。”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扶桑。参见“ 木槿 ”。
《國語辭典》:木槿  拼音:mù jǐn
植物名。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外皮灰色,小枝细长。叶互生,具短柄,卵形、阔卵形或菱形。钝齿缘。夏季开花,具短梗,小苞片七至十枚,线形,花冠钟形,淡紫、桃红色或白色。蒴果长椭圆形,外披金黄色星状毛。一般供观赏,嫩叶可代茶叶或沐发。也称为「朝槿」、「朝生」、「白水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