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暮碧
日落时的碧云。 唐 黄滔 《馆娃宫赋》:“恨留山鸟,啼百卉之春红;愁寄壠云,鏁四天之暮碧。”
分類:日落碧云
《漢語大詞典》:暮暗
日落天暗。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暮暗来客去,羣嚣各收声。”
分類:日落
《漢語大詞典》:嵎谷
神话传说中的日落之处。列子·汤问:“ 夸父 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 嵎谷 之际。” 张湛 注:“ 嵎谷 , 虞渊 也,日所入。”
分類:日落张湛
《漢語大詞典》:垂榆
垂老,暮年。榆,桑榆,古谓日落之处。 宋 王禹偁 《谢除右拾遗直史馆启》:“明代方求于翘楚,高堂渐逼于垂榆。”
《漢語大詞典》:曚影
日出之先与日落之后,距地平线十八度内之亮光,谓之“曚影”。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行事必用昏昕:“曚影者,太阳未出之先、已入之后,距地平下十八度皆有光,故以十八度为限。然人所居有南北,而曚影多寡之限遂殊。”清史稿·时宪志三:“立曚影刻分限以定晨昏,测得在太阳未出之先、已入之后,距地平一十八度内。”
《國語辭典》:禺谷  拼音:yú gǔ
神话传说中日落的地方。《山海经。大荒北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分類:日落郭璞
《漢語大詞典》:兔起乌沉(兔起烏沉)
谓月出日落。《参同契》卷上“昏明顺寒暑” 后蜀 彭晓 注:“兔起乌沉,升降於三百八十四日。”
《国语辞典》:太阳神(太阳神)  拼音:tài yáng shén
传说掌理太阳,负责日出日落的神。在我国称为「羲和」,希腊神话中则称为「阿波罗」(Apollo),且被认为是创造宇宙的主神,并主宰诸神和人类。
《国语辞典》:兔缺乌沉(兔缺乌沉)  拼音:tù quē wū chén
月缺日落。比喻时光飞逝。唐。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诗:「却思紫陌觥筹地,兔缺乌沉欲半年。」
《国语辞典》:黄道光(黄道光)  拼音:huáng dào guāng
三月日落后及九月日出前,在黄道带上可看到的楔状微光。科学家相信是太阳四周及延伸至地球外的流星群粒子反射阳光而成的。也称为「天开眼」。
《国语辞典》:子午卯酉  拼音:zǐ wǔ mǎo yǒu
子午,表示从半夜到中午。卯酉,表示从日出到日落。子午卯酉比喻从头到尾,完完整整。《负曝闲谈》第一六回:「黄子文把编造的假话,子午卯酉,说了一遍。」《文明小史》第五五回:「于是派人把萧楚涛寻著了,子午卯酉告诉了他一遍。」
《国语辞典》:夜光云(夜光云)  拼音:yè guāng yún
一种日落之后才能见到的稀有云。云彩变化能从银色至红色,均发生于八十公里的高空。
《漢語大詞典》:日返坞(日返塢)
农谚。指日落前的回光返照,主晴。 明 娄元礼 田家五行·杂占·论日:“‘日没返照,主晴’,俗名为‘日返坞’。”
分類:农谚日落
《漢語大詞典》:亮拱
日落后和日出前出现在地平线上的一种朦胧的光带——亦称“曙暮辉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