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过厅(過廳)  拼音:guò tīng
旧式房屋中,前后各有一门,可以前后通行的厅堂。
《漢語大詞典》:红签(紅簽)
旧式信封上书写收信人姓名的红纸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朱草衣 《哭槎儿》云:‘前日寄书书面上,红签犹写汝开封。’”
《漢語大詞典》:适寝(適寢)
正寝。旧式住宅的正屋。礼记·丧大记:“君夫人卒於路寝,大夫世妇卒於适寝。” 郑玄 注:“言死者必皆於正处也。寝、室通耳。其尊者所不燕焉。君谓之路寝,大夫谓之适寝,士或谓之适室。” 孔颖达 疏:“适寝,犹今听事处也。”
《漢語大詞典》:内进(内進)
旧式房屋的里排庭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我正在付价给他,忽然内进里跑出一个 广东 人来。”
《國語辭典》:案据(案據)  拼音:àn jù
旧式公文用语,为叙述下级官署来文的引起词。
《國語辭典》:开间(開間)  拼音:kāi jiān
1.旧式房屋表示屋面宽度的用语,以撑住屋椽的横木长度为准。即由正面观之,两根柱子(或墙身)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开间」。如:「单开间」、「双开间」、「台湾传统建筑中,大型的三合院正堂有宽五开间或七开间。」
2.洋式建筑物中柱子间的空间,如某些教堂中两排柱子间包括拱顶或天花板所有的空间称为一个开间。
《漢語大詞典》:喜歌
旧式婚礼时为新婚夫妇祝颂的歌曲。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三八:“几个唱喜歌的开始运转喉咙:‘一进门来喜气冲,鸳鸯福禄喜相逢。’”
《國語辭典》:戽斗  拼音:hù dǒu
1.农家用以引水灌溉田地的器具,形状略似斗状。
2.下巴长的脸形。
《漢語大詞典》:门铺(門鋪)
即铺首。旧式门上衔住门环的底座,多用铜制成,作虎、狮等形。 唐 李贺 《恼公》诗:“井槛淋清漆,门铺缀白铜。”
《國語辭典》:内堂(內堂)  拼音:nèi táng
旧式合院房屋内,二进之后的正屋。《儒林外史》第一○回:「两公子走进内堂,见蘧公孙在那里,三太太陪著。」《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老太太一定在内堂,望姑娘叫人通报一声。」
《國語辭典》:花厅(花廳)  拼音:huā tīng
住宅中大厅以外的客厅,多盖在花园中。
《漢語大詞典》:火枪
亦作“ 火鎗 ”。 装火药和铁砂的旧式枪。今多用于打猎。宋史·陈规传:“ 规 以六十人持火枪自西门出,焚天桥。”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火器:“火鎗、火砲,守则得力,若战,不及弓矢便捷,此余亲在行间知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火炮火枪:“金史《续通考》, 金 哀宗 时, 蒲察官奴 以火枪破敌,以纸十六重为筒,实以柳炭、铁屑、磁末、硫磺、砒硝,以绳繫枪端,以铁鑵藏火,临阵烧之,火出枪前丈餘, 元 兵不能支,遂溃。”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薛奇》:“虎大吼,返扑,仆 奇 于地而坐之,从者料其必死,共燃火鎗击之。” 周纬 《中国兵器史稿》第三章:“ 南宋 时火枪火炮并用…… 明 代自制的火枪,大都以火药线引火,燃及膛内,火药爆发,而推弹外射,业已不用燃石发火。”
《國語辭典》:吊窗  拼音:diào chuāng
可以向外推出并悬吊起来的窗子。《大宋宣和遗事。亨集》:「红床设花裀绣缛,四壁挂山水翎毛。打起绿油吊窗,看脩竹湖山之景。」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我怎么有些心跳,把这吊窗开著,有人来时我好走。」
《漢語大詞典》:枪头(槍頭)
(1).旧式刺击兵器长柄前端装配的金属尖头。《中国民间故事选·农民起义军首领王薄的传说》:“ 长白山 山西,有个姓 王 的铁匠,他打的枪头,穿硬石头也不出残缺。”
(2).枪管的前端。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九章:“那些坏蛋,昨晚十点钟提枪冲进夜校…… 田老大 的脊梁叫枪头子顿了一下,今天起不来床。”
《国语辞典》:迎妆(迎妆)  拼音:yíng zhuāng
旧式婚礼的前夕,女家送陪嫁之物于男家,男家亲友迎于大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