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宿嫌
旧日的嫌隙。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帝以宿嫌,欲枉法诛治书执法 鲍勛 ,而 柔 固执不从詔命。” 宋 孔平仲 续世说·雅量:“议事谓 吉甫 必逞憾於 贄 ,重搆其罪。及 吉甫 至部,与 贄 甚欢,不以宿嫌介意。” 沙汀 《淘金记》五:“当 芥茉公爷 他们进来的时候,发见三个人在一道喝酒,他以为 白酱丹 和 么长子 是已丢开宿嫌,开始在 筲箕背 合作了。”
分類:旧日嫌隙
《漢語大詞典》:宿怒
旧日的怨恨。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仁宗 一日在 邇英 ,谓讲官曰:‘ 程琳 心行不忠,在 章献 朝尝请立 刘 氏庙,且献七庙图。’时 王洙 侍读闻之。 仁宗 性宽厚, 琳 竟至宰相,盖无宿怒也。” 明 李贽 《与曾中野书》:“夫世间是与不是,亦何常之有,乃羣公劝我者不曾於是非之外有所发明,而欲我藏其宿怒,以外为好合,是以险侧小人事我也。”
分類:旧日怨恨
《国语辞典》:圆头(圆头)  拼音:yuán tóu
旧日妇人梳的一种发髻。
《国语辞典》:端子  拼音:duān zi
旧日小铺子里卖出酱油、煤油或酒时所使用的长柄小型量器。
《漢語大詞典》:宿义(宿義)
谓旧日存于心中而尚未行之义。韩非子·难二:“ 桓公 宿义,须遗冠而后行之,则是 桓公 行义,非为遗冠也。” 陈奇猷 集释:“宿义,犹言旧日存於心之义也……此文盖谓 管仲 使 桓公 行义, 桓公 宿昔存於心之义,必须借遗冠而后行之,乃是 桓公 行其素宿之义,非因遗冠而行义也。”
《漢語大詞典》:允帖
(1).妥贴,妥当。《北史·袁翻传》:“又 北京 制置,未皆允帖,缮修草创,以意良多。”
(2).旧日议婚时女方家长交给男方表示同意结成婚约的帖子。《天雨花》第十八回:“但姪女许婚,自应他父亲出与允帖。”
《國語辭典》:老例  拼音:lǎo lì
旧规矩。《文明小史》第三○回:「现在太爷动了气,要回大老爷重办我们,却被俺猜著了,为了咱们老例没送的缘故。」
《漢語大詞典》:宿隙
旧日的嫌隙仇怨。 宋 司马光 《涑水纪闻》卷九:“ 忱 自言与权三司使 蔡襄 有宿隙,乞下御史臺推鞫,朝廷许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斩蛟记:“其同邑先达,遂作《闢蛟记》詆之,以快宿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我与君有宿隙,不过进取相轧耳,非不共戴天者也。”
《国语辞典》:大仿  拼音:dà fǎng
旧日孩童练习写大楷的作业,由于是仿写,故称为「大仿」。如:「老师桌上堆了一叠单张的大仿,尚未批改。」
《国语辞典》:部尺  拼音:bù chǐ
旧日工部所制的营造尺,用来度量长短,每尺合三分之一公尺。
《國語辭典》:天官赐福(天官賜福)  拼音:tiān guān sì fú
1.俗传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时,天官下降,赐福人间。《通俗常言疏證。祸福。天官赐福》引〈梁元帝旨要〉:「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
2.戏曲剧目。叙述赐福天官奉玉帝旨意,与禄、寿二星及五路财神同往人间降福的故事。也称为「大赐福」。
《國語辭典》:三官  拼音:sān guān
1.三种官的合称:(1)司徒、司马、司空的总称。《左传。昭公四年》:「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孟孙为司空,以书勋。」《礼记。王制》:「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斋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2)汉代均输、钟官、辨铜令的合称。《史记。卷三○。平准书》裴骃集解引〈汉书百官表〉:「『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属官有上林均输、钟官、辨铜令。』然则上林三官,其是此三令乎?」
2.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官」。也称为「三元」。
3.人身上的三要处:(1)耳、目、心之三器官。《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凡耳之闻也,藉于静;目之见也,藉于昭;心之知也,藉于理。君臣易操,则上之三官者废矣。」(2)身体食、视、听三要处。《淮南子。诠言》:「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
《漢語大詞典》:修隙
亦作“ 修郄 ”。亦作“ 修郤 ”。 报复旧日怨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説者疑考功郎 蒋兰若 时馨 有意修郄,故 沉 与 丁芍原 此吕 二人,俱以名流枉黜。”明史·梅之焕传:“至是, 体仁 修隙, 之焕 遂得罪。”明史·高拱传:“ 拱 之再出,专与 阶 修郤,所论皆欲以中 阶 重其罪。”
《国语辞典》:捐忿与瑕(捐忿与瑕)  拼音:juān fèn yǔ xiá
捐,抛弃。瑕,玉石上的裂痕,比喻旧日的恩怨。捐忿与瑕指抛弃旧日的忿恨和恩怨。比喻重新和好。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孤亦愿自今之日,与君王捐忿与瑕,继平昔之欢。」
《国语辞典》:旧识新交(旧识新交)  拼音:jiù shì xīn jiāo
旧日熟识的和新结交的朋友。指交游广阔,认识的朋友很多。清。黄遵宪〈乡人以余远争来询问赋此志感〉诗:「旧识新交遍天下,可如亲戚话依依?」
《国语辞典》:旧燕归巢(旧燕归巢)  拼音:jiù yàn guī cháo
旧日的燕子又飞回老巢。比喻客居在外的游子重回家乡。明。顾大典《青衫记》第二九出:「似旧燕归巢,双语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