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早 → 蚤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短折  拼音:duǎn zhé
夭亡。《书经。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哀吊》:「赋宪之谥,短折曰哀。哀者,依也。」
《漢語大詞典》:短世
(1).短祚。亦指早死。汉书·诸侯王表:“本朝短世,国统三絶。” 颜师古 注:“谓 成 、 哀 、 平 皆早崩,又无继嗣。”晋书·元帝纪:“ 怀帝 短世,越去王都。”宋书·王僧绰传论:“昔 山涛 举 羊祜 为太子太傅,盖欲以后世委之,而 羊公 短世。”
(2).短暂的人生。 晋 陆机 《东武行吟》:“投跡短世间,高步长生闈。” 宋 黄庭坚 《送王郎》诗:“酒浇胷次之垒块,菊制短世之頽龄。”
《國語辭典》:夭札  拼音:yǎo zhá
遭疫病而早死。《左传。昭公四年》:「疠疾不降,民不夭札。」唐。陈子昂〈为朝官及岳牧贺慈竹再生表〉:「当夭札之凶年,致升平之稔岁。」
分類:疫病早死
《國語辭典》:夭枉  拼音:yǎo wǎng
短命、早死。《晋书。卷五一。皇甫谧等传》史臣曰:「王接才调秀出,见赏知音,惜其夭枉,未申骥足,嗟夫!」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姻亲二十馀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与君子偕老,良用痛伤。」也作「夭折」。
《國語辭典》:夭逝  拼音:yǎo shì
短命、早逝。《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陛下聪达,穷理尽性,而顷皇子连多夭逝,熊罴之祥又未感应。」《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尊阃既已夭逝,料无起死回生之理。兄枉自灰其志,究见何益?」
《國語辭典》:横夭(橫夭)  拼音:hèng yāo
遭遇意外而短命早死。《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周瑜孺子,料必横夭,再不敢正觑我兵!」
《國語辭典》:夭昏  拼音:yǎo hūn
1.生未三月而死。《左传。昭公十九年》:「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晋。杜预。注:「短折曰夭,未名曰昏。」
2.狂惑而早死。《国语。晋语二》:「君子失心,鲜不夭昏。」
《漢語大詞典》:蚤没
亦作“蚤歿”。 早死。蚤,通“ 早 ”。汉书·郑崇传:“衰世之君,夭折蚤没。”新唐书·郭元振传:“ 元振 功显节完,一跌未復,世恨其蚤殁云。”
分類:早死
《國語辭典》:催命  拼音:cuī mìng
1.促使人早死。《红楼梦》第九六回:「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
2.形容催促急迫。如:「我们就快准备好了,别再叫得催命似的!」
《國語辭典》:夭厉(夭厲)  拼音:yāo lì
1.灾疫等不祥的事物。《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也作「妖厉」。
2.夭死、患病。《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草木畅茂,五谷蕃孰,六畜遂字,民不夭厉,和之至也。」
分類:疾疫早死
《漢語大詞典》:夭殁
亦作“夭没”。 短命,早死。后汉书·马援传:“ 援 卒后, 客卿 亦夭没。”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儿年十五,晚又夭殁。”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少者彊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分類:短命早死
《漢語大詞典》:殇夭(殤殀)
亦作“ 殤夭 ”。 早死,夭折。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溺妾入梦:“设水醮一昼夜,幸籍祈禳,庶免殤殀。” 梁启超 《罗兰夫人传》:“彼兄弟姊妹六人,不幸悉殤夭;故夫人少年之生涯,极寂寞之生涯也。”
分類:早死夭折
《漢語大詞典》:夙殒(夙殞)
亦作“ 夙陨 ”。 早凋落。早死。 晋 陆机 《叹逝赋》:“痛灵根之夙殞,怨具尔之多丧。”殒,一本作“ 陨 ”。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岁寒无早秀,浮荣甘夙殞。”周书·贺拔胜传:“ 陈涉 首事不终, 有汉 因而创业; 贺拔 无功夙殞, 太祖 藉以开基。”
分類:凋落早死
《漢語大詞典》:夙凋
早凋零,早死。
分類:凋零早死
《国语辞典》:夭殒(夭殒)  拼音:yǎo yǔn
短命早死。《聊斋志异。卷六。小谢》:「三年前,少妹夭殒,经两夜而失其尸,至今疑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