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时会(時會)  拼音:shí huì
1.无常期的会见。《周礼。秋官。大行人》:「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
2.时运。《文选。班彪。北征赋》:「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漢語大詞典》:遭际时会(遭際時會)
同“ 遭遇际会 ”。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厥后遭际时会,擢授京尹。”
《漢語大詞典》:遭逢时会(遭逢時會)
同“ 遭遇际会 ”。 郑振铎 《论武侠小说》:“于是,国字号的东西,又蜂然的遭逢时会,一时并起。”
《国语辞典》:临时会(临时会)  拼音:lín shí huì
议会或其他团体中遇特别事故而临时召开的会,相对于常会而言。
《漢語大詞典》:事际(事際)
时会;情势。晋书·杨佺期传:“欲因事际以逞其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然则君子应世行道,亦有不守坟墓之时,况为事际所逼也。”
分類:时会情势
《國語辭典》:无时(無時)  拼音:wú shí
指任何时刻或随时。宋。欧阳修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词:「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宋。陆游 游山西村诗:「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國語辭典》:登坛(登壇)  拼音:dēng tán
登上讲道的道场。《西游记》第一回:「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
《國語辭典》:应时(應時)  拼音:yìng shí
1.适于季节或时代需要。《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有不善者,应时改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似这般应时的瑞雪,是好一个冬景也。」
2.即时、立刻。《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郭玉传》:「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閒,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
3.谋生。《红楼梦》第五八回:「其中或有一二个知事的,愁将来无应时之技,亦将本技丢开,便学起针黹纺绩女工诸务来。」
《國語辭典》:幸会(幸會)  拼音:xìng huì
1.荣幸地会面。《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今日幸会,一切要求指教。」
2.好时机。《魏书。卷四○。陆俟传》:「臣等邀逢幸会,生遇昌辰。」
3.幸运的遇合。唐。韩愈 答张籍书:「聆其音声,接其辞气,则有愿交之志,因缘幸会,遂得所图。」
《漢語大詞典》:燕会(燕會)
(1).指皇帝退朝闲居时会见臣子。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三》:“初, 安 朝,上使作《离骚赋》,旦受詔,食时毕。上每与燕会,昬暮乃罢。”
(2).宴饮会聚。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太子燕会,众宾百数十人。”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王稹不饮》:“ 严州 观察判官 王稹 ,京东人,每与人燕会,酒不濡脣。” 郭沫若 《归去来·浪花十日》:“ 岂明 此时小寓 江户 , 江户 文士礼遇甚殷,报上时有燕会招待之记事。”
(3).亲昵相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 九郎 曰:‘本不忍祸君,故疎之;既不蒙见谅,请勿悔焉。’由是燕会无虚夕。”
《國語辭典》:会哨(會哨)  拼音:huì shào
相邻的派出所、分驻所、分局,各派出巡逻警力,于双方预先约定的时日,到达辖区某一邻接的地点见面,互相交换辖内治安的状况与情报,以消灭治安死角。
《漢語大詞典》:缘鹄饰玉(緣鵠飾玉)
《楚辞·天问》:“缘鵠饰玉,后帝是飨。” 王逸 注:“后帝,谓 殷汤 也。言 伊尹 始仕,因缘烹鵠鸟之羹,脩玉鼎,以事於 汤 。 汤 贤之,遂以为相也。”后因以因缘时会而攀登高位为“缘鵠饰玉”。
《国语辞典》:晴时多云(晴时多云)  拼音:qíng shí duō yún
天气预报指大部分时间为晴,有时会转变为多云的天气。
《国语辞典》: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拼音:fàng rè fǎn yìng
化学反应进行时会放出能量者。如燃烧反应。
《国语辞典》:富贵一场春梦(富贵一场春梦)  拼音:fù guì yī cháng chūn mèng
比喻富贵随时会消逝。语出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老人在昌化尝负大瓢,行歌于田间,有老妇年七十,谓坡云:『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坡然之,里人呼此媪为『春梦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