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0,分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分类词汇(续上)
端盒
裹腿
卜楞
十二碧峰
上场诗
《國語辭典》:端盒  拼音:duān hé
盛礼物的小盒子。因为是用手端著的,故称为「端盒」。《儒林外史》第六回:「早见二房里一个奶妈,领著一个小厮,手里捧著端盒和一个毡包。」
《國語辭典》:裹腿  拼音:guǒ tuǐ
裤外缠腿的布条,从前军人常用以防护腿部。
《國語辭典》:膝裤(膝褲)  拼音:xī kù
遮蔽腿部的服饰。《土风录。卷三。膝裤》:「古男女足衣俱称膝裤。宋秦桧死,高宗谓杨和王曰:『朕今日始免膝裤中带匕首。』」
《漢語大詞典》:卜楞
(1).极快地晃动。 梁斌 《播火记》八:“ 李德才 把脑袋一卜楞。”
(2).象声词。时常迭用,形容不紧不慢连续不断的钝响。 端木蕻良 《三月夜曲》:“卖布的泼浪鼓卜楞卜楞响着。”
《漢語大詞典》:十二碧峰
指 巫山 十二峰。因其四时常碧,故称。 唐 刘禹锡 《松滋渡望硖中》诗:“ 巴 人泪应猿声落, 蜀 客船从鸟道回。十二碧峰何处所? 永安宫 外是荒臺。”参见“ 十二巫峰 ”。
《漢語大詞典》:十二巫峰
即 巫山 十二峰。在 四川 巫山县 东 巫峡 两岸。 战国 时 楚 人 宋玉 作《高唐赋》,说 楚怀王 游 云梦 中的 高唐 之台,曾梦与 巫山 神女欢会。后即以“巫山”作为男女幽会的典故。“十二巫峰”即指巫山。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兀的不是隔着云山几万重,怎得个人来信息通?便做道十二巫峯,他也曾赋《高唐》来梦中。”此处“十二巫峰”喻指情人所在的遥远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上场诗(上場詩)
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 元 , 明 清 仍之。例如: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髮刁骚两髩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 孟 ,双名 从叔 ,祖居 汴梁 扶沟县 人氏。”其中“白髮刁骚两髩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